川普揮關稅大棒逼北京下跪?英媒唱衰:美方註定會失敗

分享:

「中國有能力應對川普的貿易戰」。當地時間4月13日,英國《金融時報》以此為題刊登評論文章,從三個角度論證美國總統川普的關稅政策「注定會失敗」。

英國《金融時報》13日刊文稱「中國有能力應對川普的貿易戰」。(示意圖/美聯社)

川普企圖促使大陸「在美國霸權前屈膝」

該文作者是國際咨詢機構佳富龍洲(Gavekal Dragonomics)創始合伙人兼研究主管葛藝豪(Arthur Kroeber)。他認為,盡管美方為其施加關稅找了不少經濟上的理由,但事實上川普對中挑起新一輪貿易戰的目的就在於施展個人權力,促使大陸等「在美國霸權前屈膝」。

文章指出,川普聲稱,他的關稅政策是為了打擊所謂不公平貿易行為、消除貿易赤字、重振美國工業以及對抗大陸,但實川普的主要目的在於「積累並施展」權力——這包括擺脫全球經濟秩序對美國「單邊行使權力」的限制,尤其是擺脫總統個人權力受到的限制——而關稅是實現這一目標最有效的工具。

美國總統川普掀起全球關稅風暴。(圖/美聯社)

川普相信各國都會不惜代價進入美國市場

文章認為,川普之所以偏愛關稅,原因有二。第一是他過去幾十年來一直相信,世界其他國家會不惜一切代價換取進入美國市場的機會。第二個、也可能更重要的原因是,關稅是美國總統少有的,可以不經國會批准就能行使的權力。

「川普最想要的是顯示主導地位,迫使各國屈服。」葛藝豪認為,大多數國家明白,川普的顧問們為合理化關稅提出的各種經濟理由不過是障眼法:「只要川普還在掌權,美國就是靠不住的,任何理智的領導人都不會加入他對中國的『征討』。」

關稅大棒其實比川普想像的要小得多

葛藝豪表示,川普對中貿易戰將會失敗的第二個依據,上週美國國債遭投資者大量拋售後,川普在「對等關稅」問題上退縮,這表明債券市場決定了他的關稅大棒的大小,而這根大棒其實比他想像的要小得多。此舉導致川普失去了貿易談判的籌碼,他不能再次提高關稅,因為國債市場會再次暴動。

川普對中貿易戰「注定會失敗」的第三個原因,則在於大陸自身的韌性。文章分析,從表面上看,大陸失去了其最大出口市場之一,但事實上,大陸已經做好了與美國打一場經濟消耗戰的充分準備。

一方面,對美出口的損失,可以通過拉動內需來彌補;另一方面,過往經驗證明,「沒了美國進口,中國也能過得很好,長達五年的出口管制讓中國在沒有美國技術的情況下也能製造出好東西」。對於市場擔憂人民幣貶值,文章認為,如果大陸能出台令人信服的舉措刺激內需,將吸引資本流入,支撐匯率。

大陸的韌性比美國強很多

與此同時,由於對大陸消費品徵稅,美國將面臨更高的通脹率。葛藝豪指出,美國對大陸工業投入品的依賴是大陸對美國零部件依賴的三倍,且投入成本上升已經開始損害企業投資。

總體而言,在葛藝豪看來,大陸的內需問題可以通過更好的宏觀政策來解決,而美國要面臨的是供應衝擊和可能的滯脹(即經濟停滯和高通脹同時存在),這只能通過經濟制度變革來解決。「如果川普對中新一輪貿易戰的目的是讓北京在美國霸權前屈膝,那麼結果只會是沮喪和失望。」(星島網)

本文獲「星島網」授權轉載

留言衝人氣 9則留言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