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中時主筆室
726大罷免結果至今餘波激盪,儘管這次罷免行動號稱是民團所發動,但對民進黨檢討的聲浪不曾稍歇,在野有要求賴卓體制承擔起責任的呼籲,黨內派系的內鬥聲也不時傳出。然而橫亙在眼前的台美關稅談判、南部風災的救災等急務,都等待著行政部門戮力以赴。空轉一年多的政務可說是百廢待舉,實不宜再蹉跎,眼前執政黨可以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立即停止823第二波的罷免行動。
政府急務 救災與關稅
726的罷免結果,民眾已經做出了最智慧的選擇,也對此次大罷免的非理性作為,做出了全面否定的結論。前副總統呂秀蓮就提出了執政黨大潰敗的八大原因,其中最關鍵的就是執政沒有具體績效,抗中保台的過度操作也是遭到民眾唾棄的主因,呂秀蓮也呼籲賴清德要重整執政威信。眼前可以對人民做出回應、對在野黨釋出善意的最重要作為,就是宣布停止823的罷免活動,因為結果已經很清楚,就算罷掉1、2席又有什麼意義?沒必要再浪費這麼多的社會成本。
賴清德總統以黨主席身分在30日的中常會上道歉,可是卻只向公民團體和支持者致歉,仍然堅持要和公民團體並肩同行,走完823罷免的最後一哩路。但相較之前的團結十講,語氣已經緩和許多,似乎只是想過完場。之前立院黨團幹事長吳思瑤喊著要串連7個罷團全面動員,要把選舉工作做得更深入、更透徹,同時透露柯建銘還要再戰823。只能說這真是不知民意之所向。
丹娜絲風災過後,南部地區受災嚴重,許多尚未恢復的民宅,又遭豪雨轟炸,嘉義地區的災民看到行政院長卓榮泰前來勘災,忍不住痛哭家都毀了。相較於大罷免的無謂之爭,民眾的真實生活才是政府應該關心的。為了搶救南部地區的水患,賴總統29日也與南部縣市長視訊會議,立即成立雲嘉南的災後復原前進指揮所,同時要求國軍也投入救災復原的工作,卓榮泰也宣布編列6年1000億的治水預算,這才是真正「苦民所苦」,為老百姓做實事。這兩天中南部的豪雨仍舊狂炸,民進黨政府確應積極應對。
企業界最關切也是立即會影響台灣經濟發展的另一項急務,就是台美的關稅談判。川普將宣布的對台關稅稅率到底是多少,各界都有不同的猜測,不論是較低的15%或是較高的32%,對台灣經濟都是絕大的衝擊,台灣以出口為導向,尤其半導體產品,美國商務部祭出的232條款半導體關稅,對台灣的衝擊尤其致命,台美之間一向說是友誼堅若磐石,碰到利害關係時還是得憑藉實力爭取,這有賴於政府的談判謀略和技巧。

朝野和解 回應新民意
不過賴政府在談判過程全程黑箱,既不對人民說明進度,也沒有讓在野黨參與,也難怪大罷免會慘敗。不論如何,這是眼前賴政府必須面對的急務,除了關稅的數字,還有美方要求的農產品進口,不只企業界剉咧等,農民心中也都惴惴不安。賴政府不僅談判有責,也必須維護本地農產品的競爭力。近日因為美國拒絕了賴總統出訪中南美洲過境紐約和達拉斯的安排,說明了台美關係牽涉萬端,中美之間的因素不能忽視,國安和外交單位其實可以諮詢在野黨的意見。
在野黨在這次大罷免之後,表現得甚為節制,選後都積極正向的呼籲朝野和解,社會不宜再撕裂。倒是民進黨內部不時傳出內鬥的聲浪,曹興誠、沈伯洋、八炯這些人確是社會的亂源,選後卻相繼落跑,爛攤子留給民進黨收拾。黨內傳出要賴清德負責、內閣改組的異聲,不過是茶壺裡的風暴,對民進黨的執政並無助益。黨內派系包括正國會、湧言會都表態支持「賴卓體制」,基於此,賴清德更應該站在總統的高度,邀集朝野政黨領袖協商,甚至擴大邀請社會賢達參與召開國是會議,而不是繼續推動無意義的大罷免。
大罷免對整個政治社會都是一次醍醐灌頂,朝野長期惡鬥害慘的是台灣人民。大罷免過後若朝野僵局沒有解開,立法院開議後還是劍拔弩張的狀況,對立只會更激烈,政務依舊空轉。為了回應這次最新民意,賴清德確實不必如此執拗,停止823罷免行動才是明智之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