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福部與內政部將合作進行全台首次「獨居長者概況調查」,已編列六十二億經費,預計自明年起兩年內完成。調查將依照顧需求分級,銜接問安、裝設預警設備等服務,以降低孤獨死案件。目前我國獨居長者人數推估約五萬人,但衛福部認為該數據「嚴重被低估」,預計實際人數可能達七十萬人。衛福部長石崇良今天表示,這數字也包含「兩兩獨老」。

台北市去年已正式邁入超高齡社會,六十五歲以上人口占總人口百分之廿。近期統計顯示,台北市每年「孤獨死」長者超過百人,其中四成是死後第三天以上才被發現。台灣各地孤獨死案例層出不窮,顯示問題已經亮起紅燈。
根據《聯合新聞網》報導,衛福部次長呂建德表示,明年起將與內政部合作,全面調查國內獨居長輩情況,並依照顧需求程度,將獨居長者危險程度分為高、中、低三級,補助地方政府提供不同密度的關懷服務。針對最需要照顧的獨居長輩,將透過地方政府提供每日送餐服務,讓送餐員在過程中檢視長輩情況。若徵得長輩及家人同意,還會在家中安裝警示器或配戴智慧手環,同時補助地方政府設立「通報中心」,當長者發生緊急狀況時能立即處理。

衛福部社家署代理署長周道君說明,此次調查將採社政、民政系統合作,由社區照顧關懷據點志工、經訓練社區民眾、村里鄉鎮公所等人員執行獨居長者普查,初步評估長者生活情況後分級提供服務。周道君指出,獨老樣態多元,有些身體好、社會接觸活躍,也有人身體衰弱、社會關係疏離,所需服務強度不同。
石崇良表示,「獨居長者概況調查」是第一步的普查,先了解獨居長輩的狀況,才能進一步評估風險層級,導入社會照護資源,例如安排送餐、緊急救援等,希望能降低孤獨死的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