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客運劉姓司機因質疑高中生逃票,雙方發生口角糾紛,另名學生替同學出氣後,司機竟追下車出拳攻擊學生,並爆發肢體衝突,事件也引發社會關注。對此,長期關注交通平權的YouTuber「通勤者之歌」直言,可以理解成年人被未成年人羞辱會有情緒,但這是司機自找的,「不要口出惡言先講別人低能兒,我相信學生也不會開嘴啦!」

「通勤者之歌」表示,起初他以為是高中生少投錢還反過來罵司機,後來才得知,是另一名學生被懷疑少給錢,司機連數都沒數就指責人,後來學生下車後,司機卻繼續說「我在做功德,很少跟低能兒講話」。
「通勤者之歌」認為,此舉不僅侮辱了當事的學生,也是歧視智能障礙的特教學生,所以學生才會回嘴「數錢都不會,這輩子就這樣了」;不過,這其實也隱含對基層工作者的不尊重,「不過再怎麼樣,這也不是使用暴力的理由。」
「通勤者之歌」直言,「成年人被未成年人羞辱會有情緒可以理解,但是這是他自找的啊!態度好一點,不要口出惡言先講別人低能兒,我相信學生也不會開嘴啦。至於看到一些言論在戰學校就更好笑了,都民國幾年了還沉溺在升學主義的遺毒?」
「通勤者之歌」指出,去年雲林就有一起司機毆打學生的事件,但公車司機這個職業其實負擔了大眾運輸往來,必須接受高工時、休假時間少、高強度的工作環境,卻沒有得到應有的尊重,「目前缺司機的狀態,就顯示整體的勞動環境有多糟糕,客運公司自然難以維持司機的素質,更不用說撥出資源去維持司機的心理健康。」
「通勤者之歌」也感嘆,「我相信勞動條件不改善,駕駛跟乘客的衝突只會越來越多啦!而更嚴重是大眾運輸的發展惡性循環,勢必造成更多私家車上路,造成更塞、更危險的交通環境。」
貼文曝光後,不少網友紛紛在底下留言,「這些同學都忍很久才嘴回去」、「我挺學生,A學生已經告知數2遍是18元,司機得理不饒人」、「(桃園客運)有不少好的司機……但也有司機是劣幣驅逐良幣」、「我也這樣被罵過,我感覺是司機做很久,能從聲音聽出來你有沒有少投錢,但問題是這會誤判」、「學生嘴司機不是在對基層工作不尊重,而是對司機刁難同儕怒斥,司機不尊重孩子,對孩子說話惡言,已經失去被尊重的必要了」。(CTWANT)
【更多CTWANT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