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國軍弟兄也被當「盤子」了嗎?國民黨立委徐巧芯今(23)日質詢時踢爆,國軍服裝供售站販售的毛巾竟然材質和售價不一,原先價格36元,後來改採購品牌毛巾後,竟然飆漲至90至110元,更誇張的是陸海空三軍價格還都不同,又以陸軍最貴,這讓徐巧芯直呼,「把陸軍當盤子!」國防部長顧立雄則承諾會進行檢討。

徐巧芯在臉書發文提到,今天在外交國防委員會,她直接把「軍用品售價不合理」搬上檯面。2021年起國軍改成服裝公售站+APP下單、點數(每年9860點)折抵,但基層一路抱怨:價格離譜、軍種各賣各價、想買的常缺貨、年底還被催花點數。
徐巧芯舉75×33公分毛巾為例,空軍售價90元、海軍100元、陸軍110元,結果陸軍人最多、反而最貴。徐巧芯質疑,同規格、同功能,為什麼三種價? 市面同級大多 30~50元,軍中卻賣到90~110元。更誇張的是,以前同款36元,政策一改、上架品牌款,直接變110元;便宜款從此買不到,只能被迫用點數「湊數」。

徐巧芯在質詢時,將以上情況告知顧立雄,並問對方合理嗎?顧立雄則回應,「我想材質、重量…」,卻被徐巧芯打岔,「是一樣的」,但顧立雄秒回,「我剛剛看毛巾規格就不一樣」,徐巧芯又問,「哪裡不一樣?那為何海陸空軍的規格和價格不能統一?」顧立雄則解釋,毛巾規格的重量陸軍是135公克、海軍是113公克,至於材質他沒有很清楚三個哪裡不同。
除了毛巾之外,徐巧芯還提到靴子也是有同樣狀況,類似型號的靴子,有單位賣 2000、有賣 2400、也有賣 2500,價差毫無道理。常用品「長期顯示補貨中」,年底卻又逼大家把點數花完,基層相對剝奪感爆表。長官對實際售價與規格不了解,還拿「重量差 135g vs 113g」當說法,但官兵根本無法跨軍種選便宜的。
針對以上情況,顧立雄則是略顯尷尬地說,會去了解品項材質、品項多樣性、多元選擇性、舒適性都會策進,會統一檢討。

徐巧芯在臉書也提出7點,希望國防部立刻改進,包括同品同價,跨軍種統一、雙軌上架、透明成本、庫存與補貨SLA、停止年底逼花點數、比價機制和全面稽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