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艦國造卡關!國防部首認系統整合不易 交船延宕罰款每天僅19萬

分享:

要聞中心/綜合報導

潛艦國造原型艦海鯤號無法如期於今年11月底交艦,國防部在立法院外交國防委員會的書面報告中,首次以「首次造艦系統整合不易」說明延宕原因,坦言此建案屬國防自主研發載台,目前待執行「主機與電力管理系統」及「整合式載台管理系統(IPMS)」等2大系統調校,待達成潛航條件後,即執行海上測試作業。

海鯤號。(圖/台船)
海鯤號。(圖/台船)

立法院外交國防委員會3日邀國防部就「軍事工程落後及軍、商購案延宕」提出專案報告。依照合約,海鯤號須於11月交付海軍,且必須完成浮航、淺水潛航、深水潛航等測試,也須完成操雷射擊驗證,但台船無法達到上述目標。國防部長顧立雄曾於10月20日表示,潛艦建造若是首次自製,國際上一般是7年,也有國家花16年才完成,海鯤號建造時程安排「確實沒有理解現實可能遭遇的困難」。

針對延宕罰款問題,國防部於立院說明,海鯤號若無法依合約於本月底交艦,每天計罰約新台幣19萬元,計罰上限為建造款193億元的20%,約40億元。國民黨立委馬文君於臉書指出,一般民間商船延期交船的每日罰款是千分之一,以海鯤號建造款計算,每天要罰1930萬元,但對台船每天只罰19萬,與民間罰款天差地別,大概要罰50多年才能達到上限,且對台船根本是無關痛癢。馬文君強調,國家需要的是安全、妥善、能出海作戰的戰力,而不是台船的罰款。

馬文君。(圖/中天新聞)
馬文君。(圖/中天新聞)

針對外界傳出海鯤號有「滲水問題」至今仍努力「抓漏」的報導,台船公司於10月31日發出聲明澄清,強調「海鯤軍艦」測試時「並無滲水情況」,並非事實,籲請媒體善盡查證責任。

軍事工程延宕部分,報告指出,陣地、訓場、庫儲及其他建築工程計執行163案,已完工60案,其中陸軍「長安營區訓場、二級廠」等2案因高田營造財務問題無預警停工,已依約對訓場工程案終止契約並啟動解約重購作業。軍事博物館工程案因需求調整及結構安全考量,變更設計致計畫期程展延,已完備計畫修訂程序,目前進度正常。

顧立雄。(圖/中天新聞)
顧立雄。(圖/中天新聞)

留言衝人氣 9則留言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