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市政府動物保護防疫處日前接獲海巡署通報,於貢寮區馬崗漁港一處舊養殖池中發現一隻綠蠵龜受困,動保處隨即與中華鯨豚協會、海巡署與海洋保育署組成跨機關救援小組,於5月2日將其救出,成功送往新北市海洋保育教育園區照養,並於今(17)日安排在金山老街海灘完成野放。

動保處說明,事件起於4月17日,當地王姓民眾發現一隻海龜受困於馬崗舊養殖池內,隨即透過118進行通報,動保處派員與相關單位持續觀察與監控,於4月22日發現海龜背甲附著藻類、池內退潮時水深約130公分;4月24日測得體長約80至90公分;4月29日觀察到其仍活動於排水口周邊,頭部疑有傷口或附著藤壺,顯示其困於池中已久。
由於遲遲未遇大潮,加上無法覓食導致體能下降,判定需即時介入,動保處出動6名專業潛水員,於5月2日下午3點退潮時展開救援,採用圍網與手抄網並用的方式施救,歷時僅20分鐘便順利捕獲海龜。經初步檢查,確認受困海龜是一級保育類野生動物「綠蠵龜」,結果顯示其白血球偏高,後續即送往新北市海洋保育教育園區接受專業照養。

經過兩週多的觀察與恢復,綠蠵龜體力狀況穩定,於5月17日安排於金山老街沙灘實施野放。動保處介紹,綠蠵龜為草食性海龜,主要攝食海草與大型藻類,因體內含有大量綠色色素而呈現淡綠色,也是其命名由來;新北市作為台灣本島最北端的城市,擁有145公里的海岸線,海洋生態豐富多樣,過去曾紀錄多種珍稀野生動物,包括小虎鯨、瓶鼻海豚、小抹香鯨、玳瑁與綠蠵龜等。
動保處也提醒,若民眾發現鯨豚或海龜擱淺情形,應保持安靜、避免靠近或擅自觸摸,並立即透過「全國海洋保育類野生動物救援組織網系統」或撥打118通報,由專業團隊妥善處理,共同守護台灣珍貴的海洋生態資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