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28日起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舉行第三輪關稅會談,外媒指出,這次會談可能涉及大陸購買俄羅斯和伊朗石油議題,而陸方恐要求美國縮減對台灣和菲律賓支持, 作為交換條件。

《美聯社》報導表示,這次會談雙方料至少維持當前關稅水準,並為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與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會晤,做進一步鋪墊。美國風險顧問公司Teneo管理總監威爾道(Gabriel Wildau)分析指,其中川普可能取消與芬太尼明確掛鉤的20%關稅,但對陸關稅水準仍將維持至少15%至20%,類似日本、印尼、越南。
報導指出,不僅如此,美國可能希望大陸減少從俄羅斯和伊朗進口石油,但大陸可能要求美國做出一些安全讓步,維爾道認為,例如減少美國在東亞的軍事部署,並縮減對台灣、菲律賓的外交支持,但此舉恐在華府遭遇政治阻力,「他們擔心過於急切的川普,可能會向習近平提供太多東西。」
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會長譚森(Sean Stein)表示,這次會談可能是中美政府首次、真正針對結構性改革展開討論,包括美企在大陸市場的准入問題。他指出,企業界對這場會談的期待主要是觀察「氛圍」,並尋找關於「川習會」的蛛絲馬跡,因為真正的協議「仰賴兩國領袖親自會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