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台各地近年設置科技執法設備,加強交通安全,截至2025上半年,台北市開罰32萬餘件,然而最近有民眾稱,他遵從交管指揮行駛竟收到罰單,且行車紀錄器影像恐被覆蓋,憂申訴無門。

國民黨台北市議員詹為元說,有民眾反映交通尖峰時段按義警、交管人員指揮,跨越車道和停止線靠右行駛,可是1個月後收到罰單寫著「不依標誌標線號誌指示行駛」。更慘的是,收到罰單時,無論是民眾的行車紀錄器或路口監視器,影像紀錄都已被覆蓋,導致該民眾無法舉證申訴。

對此,台北市警察局稱,科技執法設備是以AI運算辨識車輛行經位置、時間、現場道路標線設置情形等,再以系統自動判別違規行為和違規路徑。不過各分局在執行交通疏導管制勤務時,可依程序排除特定時段、路口的科技執法交通違規案件,避免執法爭議。
同時,台北市警察局交通大隊2025年6月已訂定《台北市政府警察局科技執法違規案件審核稽查管理作業規定》,要求各分局落實員警審核、主管覆核與案件查核等機制,確實管控執法品質。若有民眾因員警或義交指揮而遭系統偵測為違規案件,將主動排除該違規案件,以維護民眾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