額顳葉失智症患者除了已知的性格改變與語言障礙外,專家最新研究指出,飲食行為異常可能是重要的早期警訊。義大利神經科學家阿耶洛表示,這類病患可能出現強迫性的飲食行為,不僅影響社交生活,更可能危及健康。

根據美國2016年的研究顯示,額顳葉失智症患者可能對特定食物產生強烈執著,甚至可能拒絕進食其他食物,更有患者會誤食非食物類物品,或出現從他人餐盤中取食的行為。這些異常的飲食習慣可能導致患者體重驟增或急遽下降。
目前醫學界對於額顳葉失智症引發飲食異常的確切原因尚未有定論,研究人員推測可能與身體的飢餓及飽足感知機制改變有關。相較於最常見的阿茲海默症,額顳葉失智症好發年齡較輕,通常介於40至60歲之間。

好萊塢影星布魯斯威利便是額顳葉失智症患者之一。其妻子透露,威利目前的語言能力持續衰退,家人必須學習新的方式與他溝通。專家指出,隨著病程發展,患者最終可能出現吞嚥困難、行動不便等症狀,與晚期阿茲海默症相似。
雖然目前尚無法以藥物治癒額顳葉失智症,但部分藥物治療可能有助於減緩病程發展。專家建議,中年人若發現親友出現飲食習慣異常的情況,應提高警覺並尋求專業醫療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