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多不一定有用!作家籲「鏟子超人」需整合 列8項建議

分享: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23日潰堤釀災,大批「鏟子超人」自發前往災區協助救災。作家「漂浪島嶼」前往光復後在臉書表示人多不一定有用,需要是整合」,並列出8項災區迫切需求

作家「漂浪島嶼」指出,目前災區最急需的是「推土超人」。(圖/翻攝自「漂浪島嶼」臉書)
作家「漂浪島嶼」指出,目前災區最急需的是「推土超人」。(圖/翻攝自「漂浪島嶼」臉書)

作家「漂浪島嶼」在臉書粉絲專頁表示,目前災區最急需的是「推土超人」,因為許多地區積泥甚高,僅靠鐵鏟人力清理效率極低,一個月都挖不完。小型推土機能快速清理屋外積泥,一次推土抵上鐵鏟工作半天。而水源供應恢復也是當務之急,大面積清理後的無石泥土,用水噴刷清理效率最高,但許多區域仍無水源,導致災民無法清洗家園及家具,「需要更多水車支援,灑水清街或提供水源」。

在志工任務分配方面,「漂浪島嶼」建議鐵鏟志工可協助災民清理門口積土,開闢入屋通道,讓災民能回家取得貴重物品與生活用具。「因為無法入屋,家中還有貴重物品,造成很多災民不敢離去守在家外,卻等不到幫助。」

「漂浪島嶼」指出,目前災區缺乏統一調度單位與交通運輸,導致許多個別志工「有著熱血沒有目標,出了車站不知去哪」。志工多集中在車站周遭或中央道路,遠處地區反而缺乏人力支援。同時,交通擁塞問題嚴重,呼籲志工不要再開私人車輛進入災區。

對於中長期重建,「漂浪島嶼」表示政府需盡快設置中繼住宅,因為東北區域已無法居住,「災民在收容所等地,居住一個月就是極限」。同時,重建疏散撤離系統也刻不容緩,因河床已墊高,若再有大雨必定再次淹水,但目前「村落鄰里行政系統完全瓦解,部分區域斷電,也無法廣播通報」,一旦再有大水,一些返家或守在家園外的災民,根本不知該逃離。

此外,也需要更多醫療協助,「漂浪島嶼」說,災區因為積水、垃圾,加上雨後烈日,衛生開始惡化,許多老人家都有傷口、腸胃問題,但是因為交通或隱忍,不斷會惡化,需要志工幫助探視,協助進行醫療。

最後,「漂浪島嶼」也直言,熱心幫助很好,但是無管理湧入,反而是災難,建議有個登記規劃,能夠分時分批前往,重建漫長,不要前期熱絡,後期無人。當地有許多幫忙組織,其實也需要橫向聯繫,或是建立調度窗口,不然就一直會形成多與少,有與無,協助資源不均的問題。最後要感謝志工前往,幫忙需要調度管理,但是出現就會溫暖災區,看見進行一些幫助,很多老人家不會成為災區遺民,衷心感激一直道謝,就想掉淚!

留言衝人氣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