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在大罷免失敗開始找戰犯,立院黨團總召柯建銘成為眾矢之的。媒體人黃揚明在分析此事時指出,雖然柯建銘作為大罷免的主要推手確實需負起相當責任,但將所有責任推給他一人並不恰當,整個民進黨團的集體失能才是關鍵所在。
黃揚明指出,柯建銘能成為「萬年總召」的主因在於他不屬於特定派系,向來是「當權派」的代表,無論誰擔任黨主席都能確實執行任務。他引用聖經典故說:「你們當中誰沒支持大罷免的,就可以朝他丟石頭」,直指目前黨內針對柯建銘的批評有急於切割之嫌。

針對柯建銘的政治角色,黃揚明透露,有前輩曾形容柯建銘就像古代那種「就算皇帝賜毒酒也會欣然接受的板蕩忠臣」。他認為,如果賴清德總統真要柯建銘辭去總召職務,不如直接溝通,而非採取迂迴策略。

黃揚明進一步指出,這次大罷免失敗的責任應由整個民進黨團共同承擔,包括坐在柯建銘身邊的黨團幹部,以及未能阻止其「暴衝」的同僚和助理。他最後強調,恐怕只有一路反對大罷免的王世堅,才有資格對柯建銘提出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