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出遊有備無患!專家曝「家中必備6種藥」 及早準備預防萬一

分享:

文/常春月刊

將迎接農曆新年春節,隨著防疫措施鬆綁,不少民眾規劃出國旅遊,不過面對將來疫情走向的不確定性,藥師公會提醒,不管是在國外還是國內旅遊,應備妥六大類藥品,讓出遊有備無患,更能緩解症狀。

春節放長假 常備六類藥物

第一類備用藥物是 COVID-19、流感或感冒等症狀緩解藥物:包含退燒、止痛、止鼻水、止咳化痰藥為主,其中含有乙醯胺酚(Acetaminophen)成分的解熱鎮痛劑,作用於中樞神經系統,基本安全劑量為每顆含量 500 毫克,以每次 1 顆、每日4顆為原則,若服用過量恐有肝毒性風險,萬一肝臟本身就有狀況,安全劑量更低,且其他感冒藥也可能含此成分,用量須斟酌避免過量。

另外,改善流鼻涕、打噴嚏與皮膚過敏等症狀的抗組織胺藥物,部分可能會有嗜睡副作用,如有長途開車或執行須專注業務工作,可選購長效型。

第二類則是口罩與酒精:若要出國搭飛機,建議可再準備一、兩個 N95 口罩備用,在長時間、密閉空間中,如欲鄰近的旅客出現嚴重打噴嚏或咳嗽等症狀,即可提高防護等級。

第三類是COVID-19快篩、血氧計、體溫計:如果家中有 65 歲以上長者,或者 6歲以下幼兒,可以依政府公告的快篩實名制免費領取辦法,憑健保卡至相關社區藥局領取。

第四類是旅途常備藥:像是暈車藥、過敏用藥以及外用藥膏。暈車藥在搭機、搭船或搭車前使用,一般有分口服和貼片等劑型,口服建議為搭乘前30分鐘至1小時服藥,貼片至少搭車前4小時貼於身體,如耳後等較無毛髮之處,且應遵循藥品仿單(說明書)使用,避免過量使用。

第五類為慢性病用藥:若慢箋藥品用罄或回診時間介於春節期間,亦開放提早於1/10起領藥;規劃出國超過 1 個月者,憑機票影本與切結書,亦可一次將3個月內的慢箋全部領取,以免在海外因為疫情或其他突發因素回不來導致用藥中斷。

第六類則是準備個人簡單藥歷:可下載健保署的健保快易通APP,經由健康存摺可顯示近期用藥明細,若不熟悉操作,則可保留處方藥藥袋,非處方藥外盒及仿單,出遊萬一需要在當地就醫或用藥時,可提供給醫事人員參考,降低藥物交互作用風險。

留言衝人氣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