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官移植有了新技術突破,一項新的研究報告顯示,狒狒接受轉基因的豬心臟移植後,存活天數已達到3個月,可能在未來幾年內,就能成為器官移植的代用,甚至新選擇。
[caption id="attachment_997680" align="alignnone" width="780"] ▲狒狒接受豬心臟移植,存活已能超過3個月。(圖/New Atlas) [/caption]
新阿特拉斯(new atlas)報導,因病而需器官捐獻的病人很多,然而許多病人很難等到合適器官的出現就死在病床上,科學家一直希望研究出不同物種的移植。
其中豬一直是主要研究的動物,因為豬的體積大,器官大小也與人類相似,但是異體物種間有著最大的障礙,免疫排斥的問題使豬心臟移植在過去根本不可能,另外還有內源性反轉錄病毒」(PERV)的問題,也很困擾移植。
不過,基因編輯技術出現以來,異物種移植領域的進展迅速加快,科學家逐步開發轉基因工程豬,這些豬身上的反轉錄病毒被清除乾淨,使得排斥的危險性大大降低,目前已進入狒狒實驗的階段,而最新的研究,接受豬心臟的狒狒,存活時間達到3至6個月。其中最高紀錄是活到195天,而且在之所以死亡,是由於安樂死而不是健康不良。
這項突破來自於兩項新的似關鍵技術,首先是不同的器官保存法,以往都是用低溫冷藏,但研究人員發明一種高度含氧、類似血液的培養液,能夠更有效的改善器官的完整性。
第二項技術是新的抗排斥藥物,它可以抑制免疫細胞的增殖,也就降低自體免疫的傷害。採用這種新藥的而進行術後照顧的五隻狒狒中,只有一隻最終因排斥的併發症而死亡。
由於狒狒與人類同屬靈長目動物,因此這項研究的成果意味著離人體臨床應用已經不遠。國際心肺移植學會在2000年提出的建議表明,一旦60%的靈長類動物能夠在異物種心臟移植後存活三個月以上,就可以考慮臨床試驗。
當然,學者仍然必須謹慎小心,英國心臟基金會的傑瑞米.皮爾森(Jeremy Pearson)敦促謹慎行事,不要過早地進行人體實驗。不過參與研究的外科醫生布魯諾.理查特(Bruno Reichart)樂觀的表示,可能會在短短三年內就進入臨床試驗。
(中時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