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蔡炫
台灣國軍向美國採購的108輛M1A2T艾布蘭(Abrams)戰車首批38輛運抵台北港,日前透過重型拖板車送往陸軍湖口基地,由於期間實施局部交通管制引發關注,此次意味著國軍裝甲戰力邁向新階段,晉升防衛北部戰略的重要位置,外界號稱能讓裝甲戰力躍進30年,但M1A2T能否真的改變戰局?
M1A2T是以M1A2為基礎,專為台灣量身打造的戰車,進行多項升級與改裝,以符合台灣的戰場需求。這款主力戰車的引進,在評估相關的火力、機動力、防護力三項指標,可說大幅超越舊款,已為中華民國陸軍注入了一股新血。然而,國軍引進不同新世代的裝備也必須要有新思維,況且各國早對M1A2T有所因應,即便升級也不能認定M1A2T無懈可擊。面對裝甲人力的兵源技術挑戰、主戰力戰術運用的地貌風險,以及烏克蘭戰場的前車之鑑,賴政府仍需審慎思考M1A2T是否真能成為改變戰局的關鍵。
我國陸軍在裝備更新,始終在建置上落後於海軍與空軍,自1990年代初引進M60A3戰車與F-16A/B戰機後,陸軍的裝甲兵幾乎停滯不前,直到近年軍購案才讓M1A2T主力戰車晉升全新裝備。然而,這並不意味著引進就能立即提升戰力,在少子化與募兵制成效有限的雙重壓力下,國軍是否能招募並留住足夠的優秀人力,同時提升訓練水平,裝甲兵力的來源與技術已經成為重大挑戰。
M1A2T戰車擁有極為先進的現代化射控系統與120公釐滑膛炮,操作上述複雜功能必須具備一定程度軍事素養,現役陸軍裝甲兵大多僅接受過M60A3等老舊裝備的操作訓練,與現代化M1A2T系統之間存在明顯落差。根據國軍的戰略規劃,守勢作戰需要的不是單純火力,而是策略綜合作戰能力,M1A2T從駕駛、射擊到後勤維護,勢必需要重新規劃專業訓練課程,才是賴政府引進M1A2T後的迫切課題。
M1A2T是美國非現役的主力戰車,厚實的裝甲與高命中率射控系統,一度在戰場上被譽為地表最強,號稱適應台灣的地形條件與基礎設施,依舊引發各界疑慮。台灣的山河地形限制了重型裝甲車的機動性,若在戰時基礎設施遭到破壞的情況下,該款戰車的重量達到六十五噸,而附加爆炸性反應裝甲之重量更高達七十二噸以上,對道路或橋樑的承載能力恐將形成嚴峻挑戰。台灣地狹人稠,戰場環境極為複雜,如何在戰術上充分利用M1A2T優勢,克服地貌風險才是重中之重。
M1A2T的精密系統需要專業軍事武器的維護能力,這些先進裝備的維修不僅需要大量的零件儲備,從電子射控到渦輪引擎,也需撙節裝備維持及後勤作業成本。國軍過去在老舊裝備的維護上經驗豐富,但是否能迅速適應這類高科技武器需求,尤其面對既有地形造成的裝備耗損,如何搭配兵力整建計畫,執行裝備接替換裝作業同樣不可忽視。此外,這款戰車的耗油量極高,後勤補給需求超過目前國軍的運輸能力,若無法確保穩定的燃料供應鏈,M1A2T的性能也將無法充分發揮。
烏克蘭戰場上主力戰車的挫敗,為各國軍隊敲響了警鐘,俄烏戰爭顯示傳統主力戰車在面對現代戰場的多元威脅,效能已經大打折扣。無人機、高精度導彈與靈活的游擊戰術,使得主力戰車的傳統優勢不再明顯。以烏克蘭的T-72與俄羅斯的T-90為例,這些曾經被視為主力的戰車,在面對無人機與反坦克導彈時頻頻受挫。M1A2T雖然擁有先進裝甲,但在城市巷戰與狹窄地形中的劣勢,即便客製化,但仍與其他主力戰車並無區別。對於台灣而言,敵人可能採取新式作戰策略,利用小型分隊與微型武器對M1A2T進行精確打擊。
M1A2T具備強大火力與先進射控系統,但需仰賴有利的戰場環境才能發揮效益,例如開闊戰地才能有助於遠距打擊能力,但台灣的地形多為狹窄環境,恐將侷限M1A2T的優勢發揮。烏俄戰爭的當代警示,凸顯主力戰車有限論並非毫無根據,台灣的國防規劃需要考量混合作戰與多層防禦體系,而非單純依賴主力戰車作為打擊核心。與此同時,M1A2T的引進也應注重與其他軍種,包含空軍與陸航部隊的協同運作,才能提升整體戰力,而非一味吹捧M1M2T為作戰神器。
M1A2T的到來,為中華民國陸軍帶來了久違的裝備升級,但其能否改變戰局,仍然取決於兵源技術的提升、地貌風險的解決與汲取烏克蘭戰場經驗。過去陸軍因預算分配而落後現象,反映的是國防建軍的結構問題。M1A2T引進即便可以強化戰力,但若無法解決人力資源與後勤維護困境,恐讓這款號稱地表最強戰車,淪為賴政府國防自主政策中的高價擺設。
※作者蔡炫為台灣國際戰略學會副研究員,國戰會專稿,本文授權與洞傳媒國戰會論壇、中天新聞網同步刊登
※以上言論不代表中天新聞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