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特瓶」恐喝出大腸癌!醫:細胞塑膠微粒數暴增3.4倍

分享:
0:00
volume_up

你喝水的時候會用「塑膠容器」嗎?經常買「瓶裝飲料」來喝嗎?醫生提醒恐怕要小心大腸癌了!大腸癌細胞裡面塑膠微粒數目是正常大腸組織的3.4倍,相當驚人!

瓶裝水示意圖。(示意圖/Pixabay)

肝膽腸胃科醫師錢政弘表示,近幾年的研究發現,在大腸癌細胞裡面可以找到「塑膠微粒」,而且數量是正常大腸組織的3.4倍!他解釋,這些塑膠微粒甚至會隨著癌細胞增生和轉移到遠處器官。所以說塑膠微粒就算不是造成大腸癌的原凶,應該也是幫兇!

錢政弘說,塑膠微粒是普遍存在於各種日常用品和飲食中,包括飲用水、啤酒、海鮮和食鹽(海鹽),每人平均每年攝入率約為39,000- 52,000個顆粒 。如果常喝飲料,用塑膠袋或塑膠容器裝湯、裝食物,不免會溶解出塑膠微粒吃下肚。

研究發現,喝瓶裝水的人每年可能額外攝取約 90,000 顆塑膠微粒,而喝自來水的人則只會攝取約 4,000 顆,數量實在是驚人,錢政弘建議:「還是自帶水壺喝水、喝飲料吧!」

大腸癌是前任癌王,雖說目前「輸」給肺癌跌到第2名,但大腸癌之前蟬聯國人癌症發生率之冠長達15年之久。

義大醫院一般醫學外科主任陳致一表示,早年台灣的大腸癌發生率不高,很多人大便出血、解黑便,都認為是痔瘡,很少人想到可能是大腸癌,未料大腸癌躍上10大癌症之後,很快就爬到10大癌症之冠,而且一當就15年。

陳致一盤點提高大腸癌發生率的5大生活壞習慣:

1.久坐追劇少運動

據統計,一般人平均1天有9.3小時坐著。長時間維持坐姿、活動量減少,導致腸胃蠕動速度變慢,代謝速率也下降,容易引起便祕、脹氣等腸胃症狀。

2.超時工作好疲勞

大腸瘜肉被稱為大腸癌的前身,據統計,患大腸瘜肉的上班族中,經常加班的比例高達5成5。若日常生活常疲勞、作息不正常,會間接影響腸道菌相,已經有研究指出,腸道菌相改變恐大幅提高大腸瘜肉增生率。

3.犒賞大餐少不了

很多人因為工作忙碌經常吃飯不定時,餓過頭的人很容易在宵夜時間食用高熱量的加工食品或速食來犒賞自己。而飲食時間不正常加上高熱量加工肉品,以及紅肉,都被列為大腸癌危險因子。

4.吸菸

研究顯示,吸菸會增加3~7成的大腸癌罹患率,菸中的致癌物質尼古丁代謝物—亞硝胺物丁酮(NNK),會增加癌細胞轉移的風險。

5.肥胖

暴飲暴食、飲食過度造成肥胖,根據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報告,有13種癌症與肥胖相關,包括乳癌、大腸癌、子宮內膜癌、食道癌、膽囊癌、胃癌、肝癌、腎癌、胰腺癌、卵巢癌和甲狀腺癌,以及多發性骨髓瘤和腦膜瘤。

中天關心您|吸菸有害健康

留言衝人氣 7則留言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