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聰(現國立台南大學附屬啟聰學校)曾發生大規模校園性別事件,然後續改善有限,對學生軍事化管理、性平處理機制及校園空間問題等諸多缺失仍持續存在多年,損及身障學生就學權益,加以教育部、國立台南大學監督不力,監察院通過監委田秋堇、范巽綠調查報告,糾正教育部、國立台南大學及其附屬啟聰學校。

南聰自93年起至101年1月15日止發生164件疑似校園性別事件後,112年監委田秋堇、范巽綠調閱資料發現,南聰迄今仍屢發生性平案,遂立案調查該校對校園性別事件之處理機制及後續改善。
經調查結果發現,100年成立進入南聰輔導改善的「性平事件專業輔導小組」,教育部在104年12月24日於一次會議中,以臨時動議、全無評估之狀況下突然決議「階段性任務已經達成」、專案輔導小組退出,且後續未遵決議,將列管案件待改善事項之執行情形通知小組委員,以致南聰列管事項頓時中止。
調查報告指出,101年國立台南大學(下稱南大)接手監督南聰後,校園性別事件竟未被列入改善重點,且南大自105年即以「尊重該校特教專業」為由,任令南聰自主管理,期間僅由專案計畫人員零星入校協助,至今諸多缺失仍持續存在多年。監察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於114年2月13日通過調查報告,糾正教育部、南大及南聰。
監委指出,由於南聰自105年起欠缺教育部、南大等主管機關強力監督,且多年前大規模性別事件在校人員續留教學現場,致先前專業輔導小組之努力難以接續,迄自本院112年4月啟動調查後,教育部始於該年5月間再邀請5位十年前曾獲聘為專案諮詢小組之成員,重組專案小組入校輔導,發現該校仍有諸多事件十年來未改善,此外處理性別事件之法制及處理程序仍不完備、校園空間安全改善極為有限、未落實性平案件通報、非全數教師均具備文法手語及自然手語的能力等諸多缺失持續存在。
據多名十多年前曾任南聰「專業輔導諮詢小組」的專家學者,長期觀察表示,北聰也曾發生大規模校園性別事件,台北市政府教育局派員長期駐校北聰,且教職員工積極面對,並落實分區、分工處理,然南聰迄今改善情形有限。教育部、南大及南聰均應確實改善校園文化,落實性別平等教育及檢討校園性別事件之發生原因。
兩位監委強調,加強特殊教育學校(包含啟聰學校)之間的互相交流,有助於特殊教育人員學習、資源共享及校務運作更透明化,教育部允宜研議續辦,落實督導特殊教育學校校務與時俱進;另,《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CRPD、第4號一般性意見及國家報告國際審查委員均指出,身心障礙者以接受融合教育為原則,不應因其身心障礙而被排拒於普通教育系統之外,身障學生接受融合教育為其權利及國際趨勢。是以,類似南聰以集中招收身心障礙學生實施特殊教育學校之未來轉型發展,均有待教育部及早研謀因應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