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日吃438條幼蟲!佛山投放5200條食蚊魚防治屈公病

分享:

大陸華南地區屈公病疫情持續,其中「重災區」廣東佛山市近日出奇招,在轄區內兩處公園投放共5200條食蚊魚,透過生物防治方式降低蚊蟲孳生密度,以期從源頭切斷蚊媒傳染病的傳播鏈。

佛山屈公病疫情持續,官方投放食蚊魚防治。(圖/翻攝廣州日報)
佛山屈公病疫情持續,官方投放食蚊魚防治。(圖/翻攝廣州日報)

據《廣州日報》報導,佛山市禪城區園林工人於7月23日在亞洲藝術公園的小湖中首次投放200條以蚊卵及蚊幼蟲為食的魚苗。隔日,當局在亞藝公園再投放4000條食蚊魚,同時在中山公園投放1000條,總計投放5200條食蚊魚。

根據華南師範大學學報發表的研究文獻指出,食蚊魚原產於北美洲,上世紀初引進大陸。這種魚類雖為雜食性,但特別喜愛捕食蚊蟲,尤其偏好剛羽化的蚊子,其次是蚊蟲的幼蟲和卵塊。有研究數據顯示,一條飢餓數天的雌性食蚊魚,「一天內最多可捕食438條蚊幼蟲」。

據傳食蚊魚一日可吃掉438條蚊子幼蟲。(圖/翻攝廣州日報)
據傳食蚊魚一日可吃掉438條蚊子幼蟲。(圖/翻攝廣州日報)

不過,《環境與生活》2014年的文章提到,食蚊魚已被列入世界百大外來入侵物種之一。儘管食蚊魚已在珠三角地區繁衍生息,並站穩腳跟,但專家指出不可任意投放擴散。該物種具有耐污染、適應力強、繁殖能力高等特性,雖然對消滅瘧蚊及其他蚊子幼蟲有一定效果,但仍需謹慎管控。

根據網路平台資訊,目前多家網購平台都有販售食蚊魚。有網友在評論中表示,投放食蚊魚後,原本聚集在水面的蚊子幼蟲很快就消失不見,顯示其具有立竿見影的滅蚊效果。

留言衝人氣 1則留言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