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是「高峰期」!醫曝「這5族群」當心易長痔瘡「50歲以上每4人就中3人!」

分享:
0:00
volume_up

記者蔡庭語/綜合報導

痔瘡是一種常見的肛腸問題,起因為直腸後段黏膜和肛門口的靜脈叢發生血管擴張而形成的腫塊,對此,李俊儀中醫師表示,痔瘡隨年齡增長風險越高,超過50歲以上,平均每4個人中有3個人罹患痔瘡。

痔瘡是一種常見的肛腸問題,起因為直腸後段黏膜和肛門口的靜脈叢發生血管擴張而形成的腫塊。

(圖/資料庫)

李俊儀中醫師在臉書發文表示,大多數的人是屬於「無症狀」的痔瘡,只有在排便出力的時候才感到些微不適,因此,痔瘡常常被人忽視,直到發現有血便、肛門疼痛、搔癢等症狀時,才會訝異自己得到痔瘡。

1. 直腸後段黏膜:內痔,通常會有血便的症狀,內痔越來越大就可能會掉出來,變成脫垂症狀。 
2. 肛門口:外痣,坐下會有疼痛、壓迫感,通常可以用手摸到外痔。 
3. 兩者相加的混合痣

發生痔瘡的5種原因:

1. 因為人是直立行走的動物,重力和身體器官會壓迫肛門和直腸,加上直腸靜脈管壁較薄,容易靜脈曲張,久而久之,便會形成痔瘡。 
2. 便祕時,乾燥的糞便會壓迫直腸,導致靜脈回流受限,久而久之會形成靜脈曲張,造成痔瘡。 
3. 暴飲暴食或是常常吃太飽會導致腹壓變大,壓迫直腸和肛門變多,形成痔瘡。 
4. 辣椒、酒、火鍋等辛辣刺激性食物會引起直腸血管擴張、充血,加重痔瘡的風險和嚴重性。 
5. 肥肉、糖果、餅乾、堅果類等高熱量、高油脂的食物會刺激直腸肛門的黏膜細胞,引起發炎導致痔瘡充血,讓痔瘡變大。 

(圖/【不老中醫 李胖醫師 李俊儀】臉書粉專)

(圖/【不老中醫 李胖醫師 李俊儀】臉書粉專)

李俊儀中醫師說道,以中醫來講,痔瘡最大宗的原因就是體內燥熱,所以夏季的氣溫高、天氣熱就是痔瘡發作的高峰期,祛熱除濕是夏季防止痔瘡的不變法門。 

容易發生痔瘡的5個族群:

1.久坐不動:久坐會讓腹部血流變慢,導致整個臀部血液流通不順,久而久之就會形成靜脈曲張,變成痔瘡。
2.孕婦:懷孕時,腹部壓力會壓迫肛門和直腸長達9~10個月,所以女性得痔瘡的比率是男性的兩倍以上。 
3.體重過重:重量越重的人,上半身壓迫臀部、肛門的問題就越嚴重,得痔瘡的機率當然也就比平常上班族更多。 
4.喜歡蹲廁所:久蹲馬桶時肛門過度出力或是坐著玩手機玩到忘神,這些都會導致肛門壓力增加,日子久了便容易形成痔瘡。 
5.暴飲暴食者:飯量大,習慣吃辛辣刺激食物,容易造成便秘,導致腹部壓力變大,痔瘡可能性變大。

(圖/【不老中醫 李胖醫師 李俊儀】臉書粉專)

(圖/【不老中醫 李胖醫師 李俊儀】臉書粉專)

李俊儀中醫師表示,中醫改善痔瘡除了服用中藥,每日搭配消痔中藥的坐浴或是泡澡,可促進肛門血液循環,讓痔瘡腫塊變小。

最後,李俊儀中醫師也提供了以下「5種」預防痔瘡的方法給大家參考:

1. 少吃或是不吃辛辣食物 
2. 每日三餐做提肛運動 
3. 工作定時起身走走,不要一直坐著,讓直腸肛門的血液回流到身體,減少痔瘡的可能性。 
4. 防止便祕,平日多吃蔬果類,增加體內膳食纖維,促進腸胃蠕動順利。 
5. 及時治療腸胃的疾病,不管是便秘、腹瀉還是消化不良,都代表腸胃受到刺激,給予痔瘡產生的條件,盡早看醫生治療。

(圖/【不老中醫 李胖醫師 李俊儀】臉書粉專)

(圖/【不老中醫 李胖醫師 李俊儀】臉書粉專)

  • 資料來源:【不老中醫 李胖醫師 李俊儀】臉書粉專

留言衝人氣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