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台灣有事」說引來討論,新加坡總理黃循財出席經濟論壇時表示,各方都希望亞洲保持穩定,自然希望中日能找到方式為當前的爭議降溫。

黃循財19日出席彭博創新經濟論壇,並與《彭博》(Bloomberg News)總編輯米可斯維特(John Micklethwait)對談。
《聯合早報》報導,黃循財指出,面對全球貿易規則重塑,新加坡正與志同道合的大小經濟體合作,嘗試重構更穩健的多邊框架,並以新加坡共同成立的「未來投資與貿易合作夥伴關係」平台為例表示,成員國規模雖然小,但不應被低估。
新加坡日前與多個中小規模經濟體夥伴國家,宣布建立「未來投資與貿易合作夥伴關係」(Future of Investment and Trade Partnership),共同推進開放和公平的貿易。
黃循財表示,世界貿易組織如難有效因應挑戰就需建立新的國際框架,讓各國在維護自身利益的同時保持節制,避免以單邊措施互相施壓;為此,新加坡將持續與世貿組織、區域機制及志同道合的夥伴合作,「這些努力不只是關乎關稅,更是在為新的國際規範與遊戲規則打底,讓貿易與投資能持續流動,確保供應鏈具備韌性與安全性」。
報導指出,新加坡將於2027年出任東協輪值主席國。黃循財表示,東協各國都希望加速一體化,但也必須正視成員國發展程度有落差這個現況。他強調,東協的價值不在於主導性,而在於「召集力」,正因當前全球經濟局勢不確定性升高,愈來愈多大國希望深化與東協的連結。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日前提及有關「台灣有事」論述引來熱議,黃循財表示,各方都希望亞洲保持穩定,也自然希望中日能找到方式,為當前的爭議降溫。
至於東協在美中競逐之間是否被迫「選邊站」,黃循財重申,新加坡與東協其他國家都不希望重蹈冷戰時期被捲入代理人衝突的覆轍;新加坡的政策立場一向從國家利益出發,而不是在美中之間二選一,東協成員國的態度也是如此,並會持續與所有大國保持接觸與合作。(中央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