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傳毅/印度光輝戰機失事之歎

分享:

文/譚傳毅(台灣國際戰略學會研究員)

2025年11月21日,印度空軍1架光輝戰機(編號LA-5026)在杜拜航展進行飛行表演時墜毀,飛行員不幸遇難。這是該機型自服役以來的第二起墜機事故,引發了廣泛關注。

在杜拜航空展中失事殉職的印度飛行員,背景為同型光輝式戰機。(圖/截自印度空軍臉書)
在杜拜航空展中失事殉職的印度飛行員,背景為同型光輝式戰機。(圖/截自印度空軍臉書)

《環球軍事網》曾對比2022年新加坡航展與本次杜拜航展的表演,光輝戰機做出相同的戰術動作,從影片中可以看出,此次光輝戰機動作明顯延遲(不到1秒)、高度略低、拉升無效,導致墜毀。到底怎麼回事?

飛行員操作失誤?

在低空特技飛行中,飛行員需要進行高G值機動。當時戰機正進行負G機動轉彎,可能導致飛行員對飛行姿態和高度判斷失準,加之高度太低、或在緊急情況下操作遲緩,錯過了寶貴的彈射時機。

在墜機之前,參展的另一架光輝戰機出現漏油現象。儘管印度官方澄清是機載系統排出的冷凝水,但仍有猜測懷疑這可能與液壓系統洩漏有關,從而導致操控失靈。若是謹慎的飛行員在面對洩漏液體的情形時,可取消飛行,但受到某些因素影響(也許是官僚壓力),仍強行起飛。

如果飛行員真的迫於官僚壓力而起飛,表示印度飛行體系不嚴謹;維修保養單位對於靜態展示的另一架光輝戰機洩漏液體,居然沒有仔細排查並停飛同型機,可見印度航空工業製造品質與產品可靠性存在偌大問題。

杜拜航展中進行飛行表演的印度自製光輝式戰機。(圖/美聯社)
杜拜航展中進行飛行表演的印度自製光輝式戰機。(圖/美聯社)

飛控系統故障

戰機可能遭遇了飛行控制系統故障或發動機突然失靈。光輝戰機採用(法國製造)線傳飛控系統,若其電腦、軟體或感測器出現故障,可能導致飛機不受控的突然滾轉或俯衝,該系統的穩定性之前曾被披露存在缺陷。

由於飛控系統核心演算法依賴法國技術,與印度自研軟體之間、感測器(例如高度表、空速管等之間)可能存在整合問題,在特定極端條件下引發不可預見的衝突。總之,光輝戰機的飛控系統被描述為「萬國牌」,是系統整合困難的典型代表。

發動機故障?

光輝戰機發動機採用美國通用電氣F404-GE-IN20渦扇發動機,單發動機設計,缺乏動力冗餘;特別是作為航艦艦載機,存在嚴重安全隱患。

根據《網易新聞》2025/11/22的說法,該型發動機理論最大推重比(發動機推力與本身重量之比值)為0.95,最大推力9.16噸,正常起飛重量(無外掛武器)約8.5噸。在表演當天受到高溫、燃油量、機械故障影響,推力顯著衰減,推重比可能低於0.8,甚至僅0.72,在高度不足的情形之下,推力不足很可能導致戰機墜毀。

關於這些可能的故障原因,印度是否責怪他人?答案是肯定的。印度部分官員和媒體確實將事故責任指向了美國,並引發了一些圍繞外部打壓的輿論。

根據《網易新聞》的報導,印度軍方人士BK莫力少將指出,光輝戰機使用的美製F404發動機相當老舊,存在壓縮段失速等問題;並提及2024年首架光輝戰機墜毀,也與該發動機的油泵故障有關。

部分媒體認為,美國把光輝戰機視為競爭對手而「故意使絆子」,甚至出現「對印度國防獨立的蓄意破壞」、或源於「全世界嫉妒印度科技實力」等論調。

光輝式戰機配備的F404噴射發動機。(圖/GE)
光輝式戰機配備的F404噴射發動機。(圖/GE)

 

印度「巨嘎精神」作祟?

出了事情不檢討自己,反而指責他人,是標準的印度「巨嘎精神」(Jugaad)的展現。我們很難用中文解釋,只能說,「大概」就是「湊合著用」。

巨嘎精神是一種獨特的思維和行事方式,強調在資源有限的條件下,用靈活與即興的方法解決問題。例如印度人民把衣架作為增強電視信號的工具;在電力供應不穩定的農村,改裝卡車發動機作為發電機;某些工程師在實驗室裡面把一次性浴帽充當防塵頭套…等等。

從積極方面來看,這種節儉與靈活性可以快速解決問題;但從消極面來看,卻可能產生忽視標準、品質、安全與長期可靠性。

例如此次空難,假設墜機問題是因為燃油管或滑油管墊片老化導致洩漏,按理講,應該全面檢修並更換該機、以及所有同型機燃油管和滑油管墊片,但是印度航空公司維修人員卻把塑膠袋子掛在洩漏處,接住洩漏液體。

我們還不知道具體故障原因,光看印度官員和媒體推卸責任的做法,就知道「巨嘎精神」已經氾濫成災了。其基本邏輯就是,我已解決漏油問題,其它問題再說吧。所以,軟體工程師遭遇bug無法解決,乾脆繞過去不管,由其他工程師解決,最後就是沒有人解決。網傳波音737 MAX之所以兩度墜機,與其飛控軟體外包印度有關。

這種對細節滿不在乎、追求「能用就行」的態度,如果到了工業製造中,可能會成為產品品質和可靠性的障礙。

杜拜航展的光輝式戰機墜毀現場。(圖/美聯社)
杜拜航展的光輝式戰機墜毀現場。(圖/美聯社)

結論

過去我們經常批評「潛艦國造」,在沒有找到具體原因之前,若從印度「巨嘎精神」來觀察錯不了。海鯤號所有裝備幾乎全部外購,由不具整合能力的海軍負責整合,不亞於印度航空公司所採購的「萬國牌」吧?

反正印度空軍能「湊合著用」,我大海軍為何不湊合著下沉海鯤號?潛艦天天泡在海裡面都泡出腳皮繭了,真是「台印一家親」!

※以上言論不代表中天新聞網立場

留言衝人氣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