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軍疑似第三種第六代戰鬥機的照片近日在社交媒體流傳,引發國際軍事觀察與媒體熱議。該機外形融合大陸南、北派六代機特徵,不少網民戲稱這是「解放軍準備應對外星人入侵」的裝備。美國媒體對其真實定位眾說紛紜,推測它可能是高端無人戰鬥機,或專為航母設計的艦載機,凸顯大陸在下一代空戰平台上的研發速度與多線布局。

大陸官媒《環球時報》旗下公眾號「樞密院十號」10日報導,網傳照片顯示,一款疑似大陸第三種六代機現身境內上空,結合了南北派六代機特徵,在國際軍事圈引起廣泛討論。美國「動力」網站旗下「戰區」(The War Zone)頻道8月4日報導稱,從照片可見,該機機首尖銳,中段採用高度後掠的蘭姆達(Lambda)翼設計,與此前曝光的瀋飛殲-50頗為相似;取消垂尾以減少雷達反射截面,並具備寬大機身以容納更多燃料與武器,顯示在低可觀測性方面進行了大量優化。
根據外形特徵,美媒推測此機更接近瀋飛殲-50的傳統載人六代機定位,而非成飛體型更大的殲-36超重型戰機。報導認為,殲-36與殲-50定位不同,不太可能互為競爭對手,但此次曝光的新機或將與殲-50展開比拼,成為解放軍空軍下一代戰機選型的重要對比。
另有分析認為,它可能是專用航母艦載機。美國海軍經驗顯示,空軍型戰鬥機直接「下海」鮮有成功案例。照片中,新機在試飛時放下起落架,疑似具備雙輪前起落架,顯示結構可能經過加固,以滿足航母運作需求。

美媒同時提到,現役的「忠誠僚機」無人機(CCA)多屬廉價、可消耗型,主要作為有人駕駛戰機的彈藥平台或作戰「探路者」,機動性、空戰能力和態勢感知無法與常規戰機相比。因此,美方對該機疑似採用雙引擎設計感到意外,認為這對一架消耗性無人機而言並不尋常。
不過,如果它屬於具備高度自主作戰能力的無人戰鬥機,雙發設計則有其合理性:可攜帶更多載荷與燃料,提供更強機動性,同時支援先進雷達與機載傳感器的高功耗需求。
美媒承認,這款新型戰機的出現,再次凸顯大陸軍事航空航天的「瘋狂步伐」,包括廣泛的無人機計劃與先進載人戰鬥機研發。(香港01)
延伸閱讀:
解放軍高層震盪 紐時:或拖慢北京攻台時程
文章授權轉載自《香港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