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社會防衛韌性演練首度登場 蘭寧利:別搞成全民皆兵

分享:

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昨(27)日在台南首度舉行實地演練,並由賴清德總統、蕭美琴副總統親自視導。對此,海軍退役中將蘭寧利認為,政府高調舉行全社會防衛韌性實地演練,其實目的對內在提高人民臨戰的士氣,對外則宣傳台灣已全民備戰;不過他也提醒,可別把全社會防衛韌性與全民皆兵攪和在一起。

賴清德視導台南的全社會防衛韌性實兵演練。(圖/總統府)

退將蘭寧利表示,《華爾街日報》23日報導,解放軍已做好比以往更充分的準備,以包圍台灣,切斷台灣對外聯繫,迫使其屈服。這個報導並畫蛇添足的指出,空襲台灣基礎設施、海空抵近巡航監控航道、阻止商船進入和癱瘓網路等4大步驟,將封鎖台灣與攻台混為一談。

蘭寧利強調,攻台和封鎖並不相同。在攻台作戰上截斷台灣的海上交通線(包括網路),通常是將其列入攻台的先期作戰上。先期作戰主要在軟化與癱瘓台灣的抵抗能力與意志,時間的長短則視台灣的抵抗意志而定。

海軍基隆級驅逐艦蘇澳號。(圖/國防部)

蘭寧利認為,由於大陸一直將「台灣有事」認為是其內政問題,所以說「封鎖」是外行,他們的說法應該是「關閉」,這也就是大陸最重要涉台智庫近期1篇論文所提議,北京可擇期重啟對台「內戰行動」,內戰完全是一國之內的事。而美方智庫也稱:「短期而言,大陸採取隔離的可能性比封鎖或入侵更大。」

蘭寧利指出,無論隔離或封鎖,大陸都會將實施區域減到最小,至少讓台灣東部留出自由航行海域,只要大陸一宣布畫定隔離或封鎖區,所有這條航線上的船運保險費將巨增,有擅闖者當然會遭到反艦飛彈、魚雷、水雷等的攻擊,遭受攻擊者責任自負。因此那些說會支援台灣的國家,最後也只剩下兵力在封鎖區之外,僅保持口頭聲援,而必須闖關的能源與軍火、彈藥補給船,還是需要我國自己的兵力去接護。

蘭寧利表示,如今的封鎖早已不再是潛艦的單一威脅,已變成結合潛艦、水面艦、空中與反艦飛彈的高強度打擊,因此海軍不應還固執的守著巡防艦不放,因為已經完全無存活能力了,必須要靠有超強防空能力與距外攻潛能力的驅逐艦挑大梁,海軍更需要恢復早年大兵力分季、分海域、夜以繼日長時間的對抗型護航操演,以砥礪戰力。

蘭寧利指出,除了軍力之外,政府27日在台南舉行了全社會防衛韌性實地演練。基本上過去都有類似的編組活動,政府現在擴大宣傳,對內提高人民臨戰的士氣,對外則宣傳我國已全民備戰。然而這種防衛韌性不能與軍事動員相牴觸,戰時軍方的戰損補充、機場跑道搶修、受損艦艇的搶修與大批野戰傷患的分級處理與收容等,絕對是最優先的;其次是老幼婦孺的疏散與安置、動力資源、糧食與油籽類、飲水、藥品等的儲存,應該都會在整合演習後發現遲滯難行之處,而有所改進。

但蘭寧利警告,千萬別把「全社會防衛韌性」與「全民皆兵」攪和在一起,一旦搞1人1把槍,把非軍人的年輕人推上前線或孤守巷戰,這些沒有軍籍、軍階的民眾,將無法享有《戰爭法》對待軍人的權益。

留言衝人氣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