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一名58歲婦人近日清明節前往掃墓,未料回家3天後左眼卻劇痛腫脹,甚至無法睜開,緊急就醫後竟從眼內跑出兩隻「搖擺蚊」,且其中一隻仍然存活,最後診斷為眼眶蜂窩性組織炎,所幸經抗生素治療後恢復視力。

達特楊眼科聯盟執行長洪啟庭醫師表示,該名婦女在掃墓期間進行清掃時,不慎有蚊蟲飛入眼睛,當下並沒有不舒服情形,然而3天後左眼突劇痛腫脹,同時伴隨著異物感與流淚,就醫檢查後發現眼眶已出現結膜水腫與充血,眼瞼嚴重下垂,點完麻藥後才勉強撐起眼皮,左眼最佳矯正視力僅剩0.5。
然而,醫師在翻開該婦女眼瞼,清除上結膜穹窿深處一些小砂礫與雜屑時,發現眼內竟藏了兩隻蚊子,其中一隻甚至還能撥動身體想振翅飛翔,當下立即移除,經昆蟲專家鑑定,確定此蚊子屬於「搖擺蚊」,最後給予消炎與抗生素後,症狀慢慢恢復,發炎與視力都逐漸獲得改善。

洪啟庭醫師指出,搖擺蚊是一種「不咬人的蚊子」,該成蟲白天通常躲藏在樹叢等陰暗潮濕地方,到了傍晚才開始活動,在戶外廢棄的帆布、寶特瓶、盆栽、甚至樹洞,到室內的浴室、廚房等潮濕處都可發現,且無論是成蟲或是幼蟲,體內均富含血紅素,因此可以抵抗惡劣環境,就算在眼內沒有養分,也能存活至少三天以上。
洪啟庭醫師提醒,搖擺蚊在傍晚時會大量群聚移動,常盤旋於人類頭部附近,尤其深色物體容易吸引搖擺蚊的注意。因而深色頭髮的台灣人會成為搖蚊首選目標之一,搖擺蚊雖不會叮咬人,但可能引起急性過敏反應,出現蜂窩性組織炎、吞嚥困難、氣喘發作等致命情形。

洪啟庭醫師最後呼籲,清明假節後,逐漸進入蚊蟲的活躍季節,一旦異物入眼,應該立刻就醫,不要搓揉。此外,除了搖擺蚊,登革熱病媒蚊如埃及斑蚊與白線斑蚊的孳生風險也增加,因此應該徹底清除孳生源,時常清潔戶內外陰暗角落,降低蚊蟲的繁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