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三廠昨深夜解聯,台灣進入非核家園,也就是今天夜間開始就要迎接「火力全開」時代。對此,國民黨立委柯志恩諷刺,政府高喊「減碳永續」,但火力發電與「淨零排碳」完全背道而馳。民進黨緊抱「非核家園」的神主牌,全民將陷入高電價、缺電和產業出走的極大風險中,或許,這就是台灣的共業吧。

柯志恩17日在臉書發文表示,核三廠二號機17日晚上停止運轉,台灣正式進入「非核家園」,看著核電占比數字緩緩下滑,最終將靜止在「0」這個冰冷的數字,象徵理性和穩定的能源走到生命盡頭,核三再見、核能也再見了。
柯志恩指出,自「非核家園」被供上神壇膜拜,台灣的能源結構發生劇烈的變化,蔡政府耗費龐大資源力推再生能源,但無論光電或風電,進度都嚴重落後,不僅牽扯出諸多弊案還在黑箱中,台灣的土地也受到嚴重的傷害。

柯志恩直言,「2025非核家園」的美麗口號言猶在耳,但全民已為理盲錯誤付出慘痛代價電價飆漲、碳排難降、生態破壞、缺電成為陰影、產業競爭力被動搖,甚至連國際都認為台灣供電成為隱憂。但賴政府不為所動,仍執意把應理性和專業判斷的能源政策,綑綁在意識型態和政治操作中。
柯志恩強調,即使幾天前在野黨努力通過「核管法」三讀通過,讓核電廠可多延役20年,但民進黨毫不領情,綠委們在發言時依然把核電妖魔化,彷彿核能等於「災難末日」,卻完全無視其低碳、穩定、成本低廉等優點,以及台灣能源政策在現實環境中所面臨的局限。
柯志恩更舉例,前總統蔡英文承諾2025再生能源發電占比目標20%,但去年僅達11.6%,其中2.5%還是水力發電。更何況,再生能源仰賴天氣,不確定性極高,例如,17日風電長時間都低於發電量0.5%,這是綠電無法突破的現實。故而政府只能靠高碳排又高成本的燃煤和燃氣火力全開,而企業和民眾則用荷包在「供電不穩和電價飛漲」的無奈中苦苦掙扎。
再者,柯志恩指出,去年發電占比:燃煤39.3%、燃氣42.4%,兩者合計等於台灣八成以上(81.7%)電力必須靠火力苦撐,而占4.2%的核電歸零後,今年火力發電高達85%以上﹗一旦遇到燃氣儲運有問題或燃料價格上漲,火力發電成本攀升,都將衝擊民生與產業,更遑論火力發電造成空汙,又讓全民健康承受「用肺發電」的危害。
對於行政院長卓榮泰特別到三接觀塘港和大潭電廠巡視,想以行動告訴國人「滿載供氣取代核電」,供電沒問題,柯志恩直言,然而,就事論事,基於氣候變遷的減碳目標、能源安全、及電力穩定性需求的考量,國際間積極重啟核電機組,擴大核能發展,或推動核能技術創新。根據世界核能協會的資料,約有30個國家正在考慮、計劃或啟動核能發電計劃,顯示核能在全球能源轉型中的重要性日益提升,但台灣卻走入「去核化」的死胡同,一旦通通除役後要再重啟,又將耗費極大的成本。而眼前即造成穩定基載電力短缺,一旦氣候異常,或天然氣供應受阻,台灣就有陷入能源崩潰的危機。
柯志恩諷刺,政府高喊「減碳永續」,但火力發電與「淨零排碳」完全背道而馳。更可笑的是,賴政府天天高喊國家韌性與產業後盾,但卻讓台灣供電的安全穩定置於鋼索之上!
核能17日走入歷史後,依台電系統各機組發電量評估,核能為0%,風力加上太陽能則為0.157%。目前台灣的發電量主力來自於火力:包含不含汽電共生為91.013%、含汽電共生為94.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