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8日,中天電視《全球大爆卦》的直播節目引發廣泛關注,節目主持人謝其恩與資深媒體人謝寒冰以及淡大財金系教授聶建中共同探討了烏克蘭與俄羅斯之間的緊張局勢,以及國際大國在其中的博弈。

在節目中,來賓們深入分析了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的困境。謝寒冰指出,澤倫斯基在近期表態中,似乎已逐漸接受將克裡米亞交予俄羅斯的現實。美國前總統川普也在近期會晤澤倫斯基時表示,烏克蘭目前沒有足夠的武力去奪回克里米亞,並暗示澤倫斯基或許應在和平協定中做出讓步,將克裡米亞正式割讓給俄羅斯。儘管如此,謝寒冰和聶建中均認為,澤倫斯基即便承認無法收復克里米亞,這並不意味著他能輕易地將這一地區交給俄羅斯,烏克蘭民眾的反應及國內政治壓力可能成為澤倫斯基的巨大挑戰。
節目進一步探討了普丁的真正目的,聶建中認為,普丁的戰略不僅僅是佔領克里米亞,而是要確保烏東四周的實質佔領,並通過時間拖延戰術,將局勢一步步推進對俄羅斯有利的局面。川普雖然提出「24小時內停火」的高調承諾,但如今已不得不承認,普丁的棋局遠比他複雜。正如聶建中所言,普丁的目標並非簡單的停戰,而是通過外交手段恢復俄羅斯與美國的關係,這一過程中,澤倫斯基的角色愈加微妙。
節目的討論也聚焦了國際社會對澤倫斯基的壓力。雖然法國總統馬克宏、英國首相施凱爾等領導人先後與澤倫斯基會談,但這些談話多半是在勸他接受現實,而非承諾提供實質性支援。謝寒冰強調,澤倫斯基如今不僅面臨來自俄羅斯的壓力,還要應對來自西方國家的施壓,形勢日益複雜。
此次會談中,川普則表示他對普丁的不滿,直言普丁的行為「毫無理由」,並批評普丁對平民城市的攻擊。儘管川普試圖展示自己的外交手腕,但面對普丁,他的策略卻顯得有些力不從心。聶建中指出,普丁深知美國的外交疲軟,而他在此期間的戰略目標可能並非停戰,而是將戰爭延續,迫使歐洲和美國在壓力下與俄羅斯達成條件苛刻的和平協定。
節目內容分析了當前局勢的複雜性,尤其是澤倫斯基是否能在內外壓力下做出讓步,俄羅斯的進一步目標是否會被實現,以及國際社會對這一局勢的反應。隨著戰爭延宕,世界對這一衝突的關注也愈加高漲。
川普執政百日以來的民調和經濟決策,尤其是他在中美貿易戰中的「關稅誤判」,以及這一決策如何對美國經濟產生深遠影響。
節目一開始,張卉林提到川普總統在執政百日的民調支持率降至39%,創下了近80年來美國總統的最低紀錄。嘉賓們也紛紛表示,川普的信心可能過於膨脹,導致他在中美貿易戰中未能準確判斷中國的應對策略。謝寒冰指出,川普錯誤地將中國大陸視為「軟柿子」,誤判了中國的抗壓能力,並低估了美國的經濟承受能力。
聶建中教授進一步分析稱,川普在執行關稅政策時,忽視了美國民眾,尤其是低收入群體的反應。關稅政策不僅讓美國企業面臨巨大的成本壓力,還讓美國消費者面臨商品短缺和物價上漲的困境。最讓人擔憂的是,5月中下旬開始,低收入美國人將感受到關稅帶來的切身影響,零售業和運輸業也可能面臨大規模裁員。
除了關稅的直接影響,節目中還討論了川普執政的其他政策誤區。謝寒冰提到,川普將貿易戰視為一種「交易」手段,但忽略了中美兩國在全球經濟中的複雜關係。聶建中教授補充道,關稅不僅讓美國經濟放緩,還加劇了國內的貧富差距,富裕階層幾乎不受影響,而低收入群體卻承受著極大的壓力。
對於川普對中國大陸的誤判,嘉賓們一致認為,川普並未充分理解中國大陸的國情和經濟結構,而大陸的堅持則反映出一個更為複雜的全球經濟博弈。聶建中教授形容這場貿易戰為一場「經濟鬥爭」,而大陸顯然已經做好了長期抗爭的準備。
節目最後,嘉賓們對川普的百日成績作出總結,認為儘管他看似依然自信滿滿,但實際上美國經濟和民眾的困境已開始浮現,未來若不及時調整策略,川普的經濟政策可能會帶來更嚴重的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