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罕見」太平洋試射洲際導彈 分析:向美釋警訊「忍耐是有限的」

分享:
0:00
volume_up

相隔44年,大陸解放軍25日罕見地向太平洋試射一枚洲際彈道導彈(ICBM),引發該地區局勢緊張,專家分析選在「太平洋」是向美國及其盟友展示強大核能力,並釋出警告「忍耐是有限的」。

陸「罕見」在太平洋試射洲際導彈。(圖/翻攝微博「中國軍號」)

洲際導彈因保密要求極高,大陸極少進行全射程試射,一般都是在境內進行高彈道試驗,僅1980年5月東風5洲際導彈全程飛行試驗。那為什麼是太平洋?又為什麼是現在?

據《美國之音》報導,大陸選擇在太平洋試射飛彈,既是為了展示其更強大的核能力,也是為了向美國及其在該地區盟友發出警告。倫敦大學亞非學院(SOAS)中國研究所所長曾銳生(Steve Tsang)對接受《美聯社》採訪時表示,「中國沒有其他潛在的受眾,因為中國並不預期會與歐盟或英國發生軍事對抗」。

此次試射也發生在大陸領導人習近平與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預計的通話前幾週,標誌著大陸與美國盟友日本和菲律賓的區域安全緊張局勢加劇以及與台灣的摩擦持續。

此外,發射恰逢聯合國大會在紐約舉行,新加坡拉惹勒南國際關係學院高級研究員、前美國國防官員唐安竹(Drew Thompson)表示,這是衝著國際秩序發出的一個「相當直白的訊號」,「中國正在發出訊號,表明其忍耐是有限的,中國準備使用最強大的武器來威懾對手,或在必要時,威懾失敗時懲罰他們」。

官方雖未公佈型號,網友比對應是「東風-31AG」。(圖/翻攝新華網)

另據日本《NHK》報導,美日韓菲澳等國為提高嚇阻力正加強合作,大陸這次發射洲際彈道飛彈目的可能在於牽制這些國家。日本防衛省(國防部)防衛研究所中國研究室長增田雅之表示,「至今中國在國內,避免對外造成刺激而實施實驗、發射,但今天(25日)公布射程涵蓋美國本土的ICBM落太平洋,很明顯地就是在對美國釋放訊息」。

增田進一步指出,「有必要關注這次解放軍發射ICBM一事在中國的整體劇本當中具何種意義、中國核嚇阻的想法是否發生了變化?」他認為大陸核戰力已達到極高程度,日本應強化防衛體制,並加強與美國同盟以「核守護日本」,達到嚇阻大陸效果。

據去年10月美國國防部發布年度的《中國軍力報告》指稱,截至2023年5月大陸已擁有超過500枚可使用的核彈頭,且會持續發展,預估在2030年時,將持有超過1000枚。

留言衝人氣 2則留言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