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招標中!台北市第一殯儀館目前已全部拆除清空,整地也初步完成,據北市民政局表示,共6百坪的土地初期將拿來當停車場、綠地,中長期當「特定專用區」,但目前須先「曬地」1到2年。
一殯目前已清空整地完成。(圖/北市殯葬處提供)
據北市民政局局長陳永德指出,目前一殯會先當綠地停車場,「也有議員建議先辦一些公益活動,停車場弄好之後應該會先用1、2年,因是位於市中心的黃金地段,要確定規劃還是需要時間,但不會很久,還是會愈快愈好」,他也透露「「需要曬地1至2年,不然有人會怕」。
而一殯土地目前的使用分區暫時仍是「公共設施殯葬用地」,產權方面,北市民政局公布的資料顯示其中1.05%為市有地、市有國有共有地有0.05%,國有土地7.27%、國有私有共有1.38%、私有土地也有19.27%。
一殯目前已清空整地完成。(圖/北市殯葬處提供)
市議員詹為元、曾獻瑩則是建議,一殯短期雖然是規劃當停車場,但建議周末與產發局討論,也要有臨時會展或市集活動舉辦,「否則很黑,一個人去停還是會怕」,中長期計畫,應該也要有更具體的明確目標,評估怎麼活用,而目前一殯停車場的規劃是汽車315格、機車128格,大客車4格,仍在招標中,營運時間仍未確定。
至於「中長期計劃」部分,目前出現的意見有「全齡照護基地、運動中心、社福設施、青創基地、社宅」、商業使用「促參、設定地上權方式招標」、也有人建議將中山區行政大樓、中山分局整併過來。
一殯目前已清空整地完成。(圖/北市殯葬處提供)
北市府目前也規劃兩方案,一是全街廓開發,私地有意願者一併開發,二是「分別開發」,原一殯範圍開發變更為特定專用區,並納入公用需求,未徵收的公保地解編,檢討變更為適當使用分區,公有地與私有地均須回饋一定土地給市府,民政局表示「將持續聆聽各方建議意見,以都市發展較度、財務可行性及地方需求等面向,評估用地使用計畫及未取得公保地處方式,找出符合都市發展的最適當開發方式」。
殯葬處則指出,其中未取得的公保地部分,可處理方式是「不解編,變更其他公共設施用地徵收」,但目前估算其中私有地的面積有4355.143平方公尺,初估土地補償費用高達53億,徵收經費高,會造成財政負擔,另公用地需求僅需1萬3千830平方公尺,全區近2.1公頃土地,已經超過機關實際需求,難有其公益性及必要性。
而據了解,106年議會住宅基金附帶決議中「興建社宅原則上不得購買國有地,倘因法令須價購畸零地合併外,均須由中央全額補助撥用經費」,目前也有地主預期解編後土地價格高,多數地主等解編多年,故多不願意被徵收。
一殯原本樣貌。(圖/資料畫面)
都發局指出當時有評估周邊的狀況,因為附近都以住宅區為主,沿線也有商業區,「當初想法是以公共服務為主,不過會有一些商業需求,比較接近採用特定專用區形式,將公益、商業使用需求納進去」。
名門命理教育協會創會理事長、命理師楊登嵙日前則對一殯「曬地」提出看法,他表示殯儀館所在地屬於陰地,「至少得曬地3年,曬地期間可以做為收費停車場或綠地公園,但公園植栽不宜過高或過密,夜間照明也要儘量明亮,否則易招引晦氣,影響磁場」,與如今北市民政局規劃的用途一致,不過楊登嵙也表示,一殯用地若要用來當陽宅的話,地基土至少要挖除3尺(90公分),挖的過程中若有挖出遺骸也要做事當處置,動工階段也要辦超渡法會,而最重要的第一個步驟就是原建築物一定要拆乾淨,「這樣好兄弟才不會在此留連忘返」,法會辦完後亡靈才會有所依歸,「陰陽兩界涇渭分明,不可混在一起」為防干擾他也建議,基地藥用馬路或河流等方式形成「結界」。
《中天提醒您|民俗說法不代表本台立場,僅供參考,切勿過於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