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梧棲一處養豬場於10月10日開始出現豬隻死亡情況,農業部21日證實從病死豬身上檢測出非洲豬瘟陽性反應,這是台灣首次發現本土非洲豬瘟案例。農業部緊急宣布自22日中午12時起,全台實施豬隻禁宰禁運措施,為期5天,以防止疫情擴散。

什麼是非洲豬瘟?
非洲豬瘟是一種高度傳染性疾病,農業部動植物防疫檢疫署指出,這種病毒最早於20世紀初在肯亞被發現,主要透過接觸傳染,可經由廚餘、節肢動物、動物分泌物或排泄物、車輛及人員夾帶等多種途徑傳播。行政院過去曾強調,非洲豬瘟病毒比口蹄疫更為頑強猛烈,致死率高達100%。
和一般豬瘟有何不同?
非洲豬瘟與一般豬瘟雖同為高度傳染性疾病,但兩者病原不同。一般豬瘟是由RNA病毒的黃病毒科引起,而非洲豬瘟則是由DNA病毒的非洲豬瘟類病毒科所引起。非洲豬瘟的特徵是發病過程短暫但死亡率極高,所有品種和年齡的家豬及野豬均可能感染,且病毒可在肉品與環境中長期存活,相較之下,一般豬瘟病毒在環境中的存活時間較短。
目前有疫苗嗎?
目前一般豬瘟已有疫苗可控制,但非洲豬瘟尚無任何藥物與疫苗可使用。一旦豬隻感染非洲豬瘟,平均會在2至10天內死亡,死亡率可達百分之百,且極易傳染給周圍豬隻。若養豬場發生疫情,就必須全面撲殺,造成巨大經濟損失,因此被全球養豬產業列為最具威脅的動物傳染病之一。

人類會被傳染嗎?
對於民眾最關心的問題,防檢署明確表示,非洲豬瘟不會傳染給人類,因為該病毒無法在人體內複製。即使人類誤食含有非洲豬瘟病毒的豬肉,病毒也難以通過人體排泄物傳播。
吃下肚後排便會傳播嗎?
防檢署解釋,非洲豬瘟病毒能在pH值3.9至11.5的環境中存活,而人體胃酸pH值介於1.5至3.5之間,不在病毒耐受範圍內,加上消化道酵素的作用,病毒很難在人類糞便中被檢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