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太魯閣燕子口堰塞湖自10月17日因土石流形成後,經過多日緊急處理,於29日中午成功潰壩,河道恢復原狀,未造成任何人員傷亡或下游災情。此次減災工程由晶富營造有限公司負責,嘉南重機械公司董事長黃國寶表示,工程團隊在多方支持下,順利完成任務,並以機具列隊向大自然致敬。
黃國寶受訪時提到,工程團隊自23日進駐現場,展開降壩與引流工作。29日上午,因零星落石撤退短暫等待後,重新進場進行河道改道及挖深作業。隨著水量湧入,壩體逐漸崩解,15分鐘內大量土砂石塊傾瀉而下,最終成功讓堰塞湖水位降到原有河床,並確保下游安全。
花蓮發生洪災後,來自嘉義的黃國寶第一時間出動40多部大中小型挖土機,並帶領近50名工程人員,組成「重機救援隊」前往當地救援,先完成光復鄉救災行動,後又前往燕子口堰塞湖進行降壩工程,在這場艱鉅的任務中,他挺身而出、全力以赴解決困難,立下不朽之勞。

事實上,黃國寶長年投入第一線救災工作,曾救援過921大地震、台南維冠大樓倒塌、防護草嶺潭潰壩等,被嘉義鄉親盛讚為「聞聲救苦的真菩薩」。這次燕子口堰塞湖順利潰壩,他說,「心中那塊大石頭才真正放下,只想帶著兄弟們平安回家」。
林業及自然保育署指出,此次工程人員冒著壩體崩落與落石危險,日夜進行監測、空拍、刷坡與引流等作業,最終以最少經費與時間解除危機。署方特別感謝黃國寶與其團隊的專業與經驗,並提到黃曾參與921草嶺潭堰塞湖的減災工程,是國內少數具備高度專業的堰塞湖處理專家。

林保署在臉書表示,29日中午11時30分,壩體在巨大水流衝擊下崩解,立霧溪下游錦文橋水位一度上升約2公尺,所幸洪峰過後未造成災情。這場危機的圓滿解決,凝聚了官方、學術單位及營建公司等多方力量,所有參與者的努力讓立霧溪重回原貌,為這次驚險的減災任務畫下句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