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縣馬太鞍溪洪災重創光復鄉,同是受災戶的花蓮縣議長張峻指出,自幾家同樣是受災戶,沒想到縣長徐榛蔚挨家挨戶慰問,到他家門口卻轉身走到隔壁,讓心中的感動瞬間變成冰冷的失落。對此,花蓮縣府還原事實經過,強調徐榛蔚從未有「選擇性慰問」的問題,走到哪裡就關心到哪裡。

張峻27日在臉書發文表示,光復的家園還在艱難復健之中,鄉親們一邊清理泥濘,一邊努力重建生活。就在剛剛,看見徐榛蔚沿路挨家挨戶慰問,心裡其實感到一股溫馨與感動,覺得至少在苦難中還能感受到一份關懷。然而,當徐榛蔚走到他家門口時,卻選擇視而不見,直接轉身走到隔壁。
張峻直言,那一瞬間,心裡的感動立刻變成了冰冷的失落。或許因為他們立場不同,但在這樣的大災難裡,他也是災民,要的不是計較與忽視,而是最基本的安慰與同理。自己並不在乎他是否走進我家,但令人心寒的是:縣長在災區,仍能以這樣狹窄的胸襟,將政治凌駕於民生之上。這樣的態度,叫他們這些災民情何以堪。

對此,縣府還原事實經過,指出當徐榛蔚走到張峻服務處隔壁時,看到屋內有年輕人正在整理環境,便特別走向門口,向走出來的年輕人加油打氣、親切問暖。然而,當她目光轉向議長服務處門口時,發現當下並沒有人在門前,且屋簷內部的地面已經清洗得十分乾淨。
縣府稱,由於徐榛蔚腳上穿著的雨膠鞋已被泥水覆蓋,若直接踏進門口,恐怕會弄髒人家辛苦整理過的乾淨地面。出於對民眾環境的尊重與體貼,徐榛蔚才選擇在門前駐足觀察一會兒,並未貿然走入,這完全是出於禮貌與考量,並非外界所揣測的「故意忽視」。
縣府最後強調,徐榛蔚這些天來奔波於各地災區,無論大街小巷、無論屋內屋外,走到哪裡就關心到哪裡,從未有「選擇性慰問」的問題。對她而言,每一戶受災的家庭、每一位正在努力重建的鄉親,都是她最掛心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