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向美國採購的56枚AGM-154C型聯合距外武器(JSOW)進度出現延宕。根據國防部最新送交立法院的報告指出,我方已在2023年8月及2024年9月兩度致函美國國防安全合作署(DSCA),要求美方依管制節點如期交貨,以滿足F-16型戰機的需求。

空軍表示,目前已與原廠雷神(RTX)公司簽署AGM-154C型的產製合約,並已啟動飛彈系統整合與產線整備等工作。空軍也要求美軍督管雷神公司的產製進度,並在後續的專案管理會議上提報進度。
此次採購的AGM-154C型為最新構型,具備防區外遠距打擊能力。該型彈藥長4.1公尺,重約483公斤,射程依發射高度而定,可達22公里至129公里。JSOW彈藥配備1具500磅級BROACH兩段式強化彈頭,能有效摧毀敵方的工業、後勤設施,甚至是強化防護目標。
針對先前傳出AGM-154C型可能採「第三地儲放、先不運到台灣」的說法,軍方人士表示,目前時空環境與台海防衛作戰需求已與過去不同,加上美方已將射程可達300公里的陸軍戰術飛彈系統(ATACMS)運交台灣,因此AGM-154C型聯合距外武器將會依期程直接運到台灣。
軍方人士提到,2000年美國售台200枚AIM-120型先進中程空對空飛彈(AMRAAM)時,基於當時的考量,美軍不同意將這批飛彈直接儲存在台灣,而是先放在關島的美軍基地。直到約2019年美方認為軍力已達區域平衡後,才將AIM-120型飛彈運送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