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崑義/軟硬兼攻 賴清德520要說什麼?

分享:

文/王崑義(台灣國際戰略學會理事長)

賴清德總統就職滿一周年,他在520前夕接受「敏迪選讀」網路頻道專訪時強調,台灣是一個與人為善的社會,對中國也很有善意,中國應該要重新思考它的對台政策。他並說:「只要中國願意對等、尊嚴,台灣願意跟中國交流合作,以對話取代對抗,以交流取代圍堵,進行合作,創造兩岸的和平共榮」。這句話應該是賴清德就職一年來,對大陸釋出最有善意的一句話,只是兩岸是否會因為他的善意春暖花開?大陸想必還要聽其言、觀其行。

賴清德總統就職滿一周年,他在520前夕接受「敏迪選讀」網路頻道專訪時強調,台灣是一個與人為善的社會,對中國也很有善意,中國應該要重新思考它的對台政策。(圖/總統府)
賴清德總統就職滿一周年,他在520前夕接受「敏迪選讀」網路頻道專訪時強調,台灣是一個與人為善的社會,對中國也很有善意,中國應該要重新思考它的對台政策。(圖/總統府)

賴清德就任以來對兩岸關係的操作,似乎有一點美國總統川普的影子,也就是把話先說絕了,再慢慢釋出一些善意。川普是先把對全球國家的關稅拉高到讓各國崩盤,再以延緩90天的理由解壓,跟各國慢慢談。所以,川普的談判策略是,一開始調門拉得超高,威嚇各國必須跪在「川皇」腳下,這樣才能顯示美國的偉大。只是遇上中國「不跪」,美國也只好低著頭上談判桌,對中國關稅大讓步。

賴清德對兩岸政策看來也是這麼操作,從去年520就職演說拋出「兩國」互不隸屬的「新兩國論」之後,讓大陸對這位「務實的台獨工作者」充滿戒心,就職沒過兩天,也就是在去年的5月23日至24日,大陸就先來個「聯合利劍—2024A」軍演,讓大家認為在賴清德當政的4年內,兩岸可能只會更加山崩地裂。

去年雙十國慶晚會上,賴清德又拋出「祖國論」,他說:「中華人民共和國10月1日剛過完75歲生日,再過幾天中華民國就要過113歲生日,就年紀來說,中華人民共和國是絕對不可能成為中華民國人民的祖國。」賴清德的「祖國說」,用意顯示在針對10月1日祝賀大陸「祖國」國慶的一些台灣藝人、民眾的用語做出說明,並帶出互不隸屬的論調,與過往基調、立場具一貫性。只是,這個結果,當然也引來大陸在10月14日進行「聯合利劍—2024B」的軍演。

當然,賴清德的台獨論調,看來是嚇唬大陸的成份居多,他像是那個「放羊的孩子」,也像北韓領導人金正恩,認為只要敢於說狠話、做狠事,大陸或駐韓美軍就會跟隨著進行軍演、起舞,這也促使他們越來越有存在感。

為此,今年3月大陸「反分裂國家法」屆滿20週年前夕,賴清德在3月13日召開「凝聚反併吞共識,因應中國統戰滲透」國安高層會議,針對台灣當前面對的5大國安及統戰威脅,提出17項因應策略,包括恢復軍事審判制度、針對申請中國證件進行必要清查及管理等。當然,這一次拋出的「賴17條」,更刺激的是把大陸界定為「境外敵對勢力」,讓兩岸隨即進入「準戰爭狀態」。

既然賴清德敢把大陸界定為「境外敵對勢力」,大陸也不客氣地在4月1日至4月2日組織戰區陸、海、空及火箭軍,在馬祖、台灣周邊進行新的軍事演習,其中4月2日位於台灣海峽中部、南部的演習代號為「海峽雷霆—2025A」。只是,這一次大陸的軍演讓人感覺像是草草結束,也許大陸已經認清賴清德真的是一個「放羊的孩子」,不想再隨他起舞。

當大陸開始對賴清德表現得「懶得理他」之後,這次520的談話,賴清德大概覺得狠話不能再說,否則信賴就要破產,所以他受訪時先預言要改採軟調,拋出兩岸可以和談的風聲。

綜合他在網路頻道受訪的內容,可以歸納520他要對大陸說的話,大概有以下幾項:

一是,兩岸可以「先談判再說」,只要對等、尊嚴,這沒有問題。

二是,大陸應該要正視中華民國存在的事實,也要尊重台灣人民追求民主、自由、人權的生活方式。

三是,大陸一定要去思考,他對台灣所採取的這種策略已經很多年了,情況變成這個樣子,真的是大陸所需要的嗎?

四是,最重要的還是我們開頭所引用的那句:「只要中國願意對等、尊嚴,台灣願意跟中國交流合作,以對話取代對抗,以交流取代圍堵,進行合作,創造兩岸的和平共榮」。

從以上歸納所得,可以看出賴清德的對大陸戰略是「軟硬兼攻」,就是要大陸選擇吃軟或吃硬。大陸也許不會做選擇,因為他們對賴清德還沒有信賴感,但是在兩岸民心趨向和平共處之下,兩岸各給一個台階下,應該是最好的選擇。

※以上言論不代表《中天新聞網》立場

留言衝人氣 3則留言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