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健康醫療網 鄭宜芬
澳洲昆士蘭大學和哈佛醫學院合作一項國際研究,在20年的時間裡追踪了29個國家的150,000名成年人,結果顯示,一半人口在年屆75歲時會出現心理健康障礙。昆士蘭大學教授約翰麥格思(John McGrath)表示:「這是一個令人震驚的發現,敲響了警鐘。」呼籲加大力度投入心理健康資源。此研究發表於《刺胳針精神病學》(Lancet Psychiatry)。
示意圖/pixabay
最常見2種精神疾病:憂鬱症和焦慮症
- 男性:酗酒、憂鬱症和特定恐懼症。
- 女性:憂鬱症、特定恐懼症(一種干擾日常生活的失能性焦慮症)和壓力創傷症候群(PTSD)。
- 青少年:焦慮症、憂鬱症和藥物濫用。
青少年風險最高 專家呼籲加大投入資源
研究發現,在患有精神疾病的患者中,首次發病的高峰年齡為 15 歲,男性發病的年齡中位數為 19 歲,女性為則 20 歲。麥格思表示,15歲是精神疾病發病的高峰期,因此青少年處於最高風險。此階段對於人們完成學業、進入職場、尋找伴侶和離開家庭來說,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年齡,沒有人希望精神疾病影響了人生大事。
麥格思呼籲將心理健康資源分配給年輕人,他舉例如澳洲政府衛生部2006年創立組織「Headspace」對於兒少心理健康做的非常好,但有鑑於龐大的需求未能滿足,對於維繫民眾心理健康,還需要更多資源。
根據澳洲國家統計機構的數據,2018年時,1/4的澳大利亞人患有精神疾病。2020-21年,大約2/5的澳洲人一生中曾經歷過精神障礙。
麥格思分析,這項新研究分析了人一生中罹患精神疾病的可能性,「當你擷取一年當中全部民眾的數據,罹患精神病的比例是1/4,但當你把整個生命週期拼湊起來,你會發現盛行率實際上高達1/2。
「影響程度比我們想像的還要大」澳大利亞和紐西蘭皇家精神病學院昆士蘭分校主席布雷特艾默森(Brett Emmerson)表示,這項研究顯示,受精神疾病影響的人比之前想像的要多。他認為心理健康資源和服務需要重新審查分配,「如果一半的人口患有某種精神疾病,我們必須開始尋找有哪些治療方法。早期介入效果更好,因為如果不介入,恐使疾病變成長期疾病。
【延伸閱讀】
本文轉載自《健康醫療網》全球一半人口到75歲恐有精神疾病 國外學者:敲響警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