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歌手黃小玫年僅34歲,因罹患罕見「NK/T細胞淋巴癌」不敵病魔辭世。新北市立土城醫院血液腫瘤科顧問級主治醫師吳金和表示,淋巴癌有6大警訊,可用口訣「燒腫癢汗咳瘦」記憶。

吳金和表示解釋,「燒」是指突發性不明原因發燒;「腫」為頸、腋窩或鼠蹊部淋巴結出現2公分以上無痛感的異常腫塊;「癢」是持續性全身發癢;「汗」指夜間不正常排汗;「咳」為喘不過氣或咳嗽;「瘦」則是不明原因的體重減輕超過10%,並合併疲倦感。
吳金和在臨床上發現的症狀包括淋巴結腫大、發燒、夜間盜汗、體重減輕、肝脾腫大、全身嚴重搔癢症、酒精引起的疼痛等。多數病患初期症狀不明顯,可能像感冒,出現輕微發燒疲倦,或無痛的淋巴結腫大。其他症狀還有疲倦、虛弱、厭食、臉及頸部水腫、黃疸、感染機會增加等。
嚴重時可能出現骨頭疼痛或骨折、腰椎薦椎疼痛、半身麻痺、喉頭麻痺,以及咳嗽、胸痛、呼吸困難等症狀。根據台灣癌症防治網衛教資料,台大醫院內科血液腫瘤科醫師侯信安指出,近年來不管是根據美國的流行病學研究或台灣惡性淋巴瘤的發生率,皆有明顯增加的趨勢,且發生率隨年齡而增加。

侯信安表示,淋巴癌致病原因目前尚不清楚,可能與感染、化學物質或溶劑的暴露、放射線接觸、自體免疫疾病或免疫功能不全有關。高惡性度的淋巴瘤病人以化學治療為主,對極高惡性度的病患則以密集治療的方式來提高治癒機會。
惡性淋巴癌的症狀包括不明原因的反覆發燒,卻找不到明確的感染源;淋巴結出現增多及腫大,但附近解剖位置卻沒有感染現象;當腫瘤增加時,還可能出現夜間盜汗、體重下降。侯信安說,多數T細胞淋巴瘤對於現有的治療方式效果不佳,目前治療準則是建議病患加入臨床試驗,有助接觸新藥治療,提高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