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小玫罕見淋巴癌離世!醫:全球九成人體內潛伏EB病毒

分享:

34歲創作歌手黃小玫日前因鼻型外周自然殺手/T細胞淋巴癌(Extranodal NK/T-cell lymphoma, nasal type)病逝,張家銘醫師指出,這種罕見癌症與愛潑斯坦–巴爾病毒(Epstein–Barr virus, EBV)有高度關聯,而全球九成以上成年人都曾感染過該病毒。

(圖/翻攝自黃小玫臉書「黃小玫 SANDY HXM」

黃小玫以中、英、日3語創作歌曲,2018年以日語自創曲「我們在台灣見吧!」及「台灣燈會」主題曲「海與光」爆紅,致力推動台灣觀光,她也在2023年以「24時間基隆」在日本國際觀光影像節榮獲最佳亞洲影像獎。

黃小玫團隊透過社群媒體表示,黃小玫罹患罕見疾病「NK/T細胞淋巴癌」,積極抗癌治療的她仍保持積極正面人生觀,勇敢對抗病痛、不懈奮戰,但非常地遺憾,上天還是帶著她化作最善良的天使。

基因醫師張家銘在臉書專頁中發文提到,根據2023年發表於《Frontiers in Oncology》的研究指出,NK/T細胞淋巴癌好發於亞洲人及男性族群,平均發病年齡約50歲,此類癌症初期症狀與一般感冒、鼻竇炎相似,包括鼻塞、流鼻血、喉嚨痛等,若未及時診斷治療,可能擴散至顏面骨、皮膚、腸胃道甚至睪丸。

張家銘解釋,EB病毒平時在人體內呈現潛伏狀態,但當免疫系統失衡時,會導致癌前細胞失控增生。(示意圖/Pixabay)

愛潑斯坦-巴爾病毒,簡稱為EB病毒。張家銘解釋,EB病毒平時在人體內呈現潛伏狀態,但當免疫系統失衡時,病毒會透過JAK/STAT、MAPK與NF-κB等訊號通路影響免疫細胞的基因調控,導致癌前細胞失控增生,原本應該對抗癌細胞的自然殺手細胞反而成為癌細胞。

針對治療方面,目前醫界已發展出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如針對PD-1/PD-L1的抗體療法,可重新活化免疫細胞對抗癌細胞。張家銘建議,民眾應重視作息規律,特別是晚上11點到凌晨3點的休息時間,同時應注意飲食均衡、適度運動、維護腸道健康。

張家銘強調,若出現喉嚨腫痛久未痊癒、持續性鼻塞、流鼻血、臉部腫脹等症狀,建議及早就醫檢查,可透過EB病毒抗體、EBV DNA定量、乳酸脫氫酶(LDH)等血液檢測,及早發現身體異常。

留言衝人氣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