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黃韵涵/綜合報導
通常「高血壓」多數人直覺只想到可透過血壓計量測的的動脈血壓增高,然而高血壓也會發生在肺循環,造成「肺高壓」。但因病因複雜,症狀與其他心肺疾病類似,初期可能只是活動時容易疲勞或喘,因此很難被正確診斷出來,胸腔科醫師表示,心臟超音波是揪出肺高壓的利器,千萬要定期篩檢。
肺高壓發生原因
聯安預防醫學機構聯安診所胸腔科蔡哲龍醫師說明,所謂的肺高壓,指的是肺動脈壓力上升的狀況,正常休息時的平均肺動脈壓力應小於20mmHg(毫米汞柱),然而若患有肺高壓,則休息時的平均肺動脈壓力會超過25mmHg以上。肺高壓疾病除了不明原因且罕見的原發性肺動脈高壓,還有自體免疫疾病、感染或藥物等問題造成的次發性肺動脈高壓疾病。另外,形成原因還可以是慢性肺部疾病與缺氧、左側心臟疾病惡化、慢性血栓栓塞等。
蔡哲龍指出,肺高壓之所以會造成心臟負荷變重,並引發各種心肺問題,主因是肺部血管壓力升高,所以右心室必須更用力收縮才能把血液打到肺部進行氣體交換,久而久之就會造成右心心肌肥厚、瓣膜閉鎖不全,進一步變成右心衰竭!
常見五大症狀
「喘、咳、血、腫、暈」是肺高壓患者常見的五大症狀,但是因為不具特異性,所以容易被忽略或誤以為是其他疾病。蔡哲龍指出,其實這些症狀是有相關性的。患者首先可能會感覺疲勞、喘或運動耐受性變差,久之會有咳嗽,甚至會帶有血絲。因為右側心臟回流不好而造成腹部、下肢水腫。又肺部回到左側心臟的血流量變少,左心室壓縮到腦部的血流也會相對變少,所以會感覺頭暈,甚至更有暈厥、猝死的風險。
世界衛生組織根據肺高壓的功能性評估,將肺高壓症狀分成四個等級:
第一級:日常生活沒有大礙,幾乎沒有疲勞或喘咳的狀況。
第二級:日常生活(如爬樓梯)會受到些許影響,容易感受疲勞、胸痛,甚至可能會有呼吸困難的狀況。
第三級:日常生活受到嚴重的限制,即使是少量的活動也會造成疲勞、胸痛、呼吸困難、幾乎暈厥。
第四級:日常生活完全無法進行任何活動,即使休息都會感到疲勞、呼吸困難。
然而依據統計,從開始有肺高壓症狀,到被正確診斷,平均約需要兩年時間,不少人被診斷出來時,肺高壓可能都已經是第三級或第四級了。
肺高壓診斷不易,心臟超音波是檢查利器
臨床上常有肺高壓的患者難以在門診診斷出來,是因為當民眾有喘、咳或呼吸不適症狀時,最常做的檢查是心電圖和胸部X光攝影,但這兩者敏感度與特異性不高,並不容易發現有早期肺高壓的癥兆。
蔡哲龍建議,除了心電圖與胸部X光攝影外,也應該做心臟超音波檢查,這是很重要的篩選工具,除了可以檢查出右心室肥厚、右心房擴大、肺動脈瓣閉鎖不全與三尖瓣閉鎖不全等問題,也能估算肺動脈壓是否過高。所以當有疲勞、咳嗽或呼吸困難等問題,但檢查後卻找不出答案或服用藥物也不見改善時,民眾可以在定期健康檢查時,進一步安排心臟超音波檢查。當心臟超音波檢查懷疑有肺高壓之可能,就必須到相關之心臟內科或胸腔內科進一步診斷。
日常生活保養才是王道
除了罕見的原發性肺動脈高壓外,許多次發性的肺動脈高壓是可以避免或減緩發生。如有抽菸者應戒菸,避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睡眠呼吸中止問題需作睡眠測試評估嚴重度;三高疾病需積極治療控制。而有自體免疫疾病患者也是肺高壓的高風險族群,應定期評估心肺功能。
蔡哲龍建議,平時應該從飲食、運動(有氧運動為佳)來控制體重、改善動脈硬化並提升心肺功能,並且有良好的睡眠品質,並適時紓壓來減少自律神經失調。心臟就好像汽車的引擎,平常彷彿運轉得還不錯,但若忽略定期檢查與保養,可能哪天就突然罷工,身體保健也一樣,唯有日常保養,定期檢查,才能跑得久、跑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