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油觀塘第三天然氣接收站工程接連爆出招標疑雲,繼二期外推防波堤工程被質疑預算「灌水」逾百億元後,一期建港工程也傳出疑似透過採購程序操作,讓特定廠商得標。國民黨立法院黨團今(17日)質疑涉及官商勾結,中油董事長方振仁在答覆立委質詢時表示將重啟行政調查,希望一個月內完成,期盼在12月中完成。

立法院司法及法制委員會今天邀請法務部長鄭銘謙等人就「中油三接浮報工程款爭議及近年來國營事業貪瀆案件查處成效」進行專題報告,並備質詢,釐清預算編列與招標流程是否涉及不法。
國民黨立院黨團14日質疑三接第二期外推防波堤工程預算編列過程,引述爆料者說法指出,該工程預算原為94億元,廠商初報122億元,但中油高層認為「報價太低」,要求廠商連續四度加價,最終提高到253億元,整整多出160億元。
國民黨立委批評,行政院2021年宣布外推455公尺、工期延長2.5年、經費增加150億元,但實際決標金額卻高達253億元,導致計畫總經費暴增305億多元,與先前政府說明明顯不符,質疑可能涉及官商勾結。

經濟部長龔明鑫表示,2024年曾有落選廠商檢舉中油三接二期招標疑涉及不法,但政風單位調查後未發現違法,已要求政風單位再次啟動調查。
針對預算暴增質疑,中油11日曾回應,招標預算並非「從百億暴增至253億」,而是兩次招標公告的預算金額皆為253億元。中油表示,外推工程委託台灣世曦公司提出概估,依物價指數、工程類比案件與市場詢價編列預算,廠商曾訪價並經公開閱覽程序,才由中油審查編列招標預算,全案招標流程皆依法進行,但將全力配合後續檢調調查。中油董事長方振仁今也表示,中油重啟行政調查,不會護短,希望一個月內完成,期盼在12月中完成。
不過《鏡週刊》17日再度爆料,指出早在2019年招標的「三接一期建港及圈堤造地工程」就疑點重重,甚至被質疑藉由採購程序操作,讓特定廠商得標。爆料者指出,該案在2019年決標前有多次重大更動、廢標與回復招標,開標到決標期間長達141天。中油在第一與第三次招標時採「不分段開標」,先公布價格再開技術標,形同讓評委在得知價格後調整技術評分,可能導致「高價廠商反而逆轉勝」。
此外該案採「最有利標」,報價僅占20%,技術評分項目繁多、可操作空間大,形同讓特定廠商有機會透過技術分超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