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胸腔科新血雪崩式下降...「錢少事多」難招人!蘇一峰 :「根本是離監獄近」

記者蔡庭語/綜合報導

醫護人員出走潮仍還持續中!對此,胸腔內科醫師蘇一峰也透露,過去20多年來,歷經SARS、H1N1、新冠肺炎等重大疫情,胸腔科醫師都肩負重任,但是辛苦與所得不成比率,近兩年來胸腔科新進醫師更出現雪崩式下降,多家醫學中心甚至掛零、招不到人。

胸腔內科醫師蘇一峰透露,近兩年來胸腔科新進醫師更出現雪崩式下降,多家醫學中心甚至掛零、招不到人。(示意圖/photoAC)

胸腔內科醫師蘇一峰表示,近期呼吸道疾病高峰期,胸腔科病人甚至成為臺灣最主要的國病人,除了「十大死因」排名第三的肺炎外,第一名肺癌以及第六名和第九名的呼吸道傳染病,都是胸腔科的病患,「在這樣越來越多呼吸道疾病的同時,第一線的胸腔科醫師正在大量的流失。」

其實早在五六年前,胸腔科醫師就已經開始出現警報了,蘇一峰分享,他當時在考胸腔專科醫師的時候,全國是將近100個胸腔科醫師在考試,所以全國一年可以生產接近90幾個到100個的新進胸腔科醫師,不過,到了五、六、七年前卻銳減到只剩20幾個,最低甚至低到10幾個而已。

現在的年輕人要找工作,通常會找「錢多、是少、離家近」的,不過胸腔科根本是「反指標」,讓蘇一峰直言「下班之後,有時候一通電話又把你叫去醫院,因為病人有狀況,責任重的同時,假如出一點糾紛,可能就很容易被告上法院就離監近,所以根本是錢少、事多、責任重、離監獄近啦!」

胸腔內科醫師蘇一峰透露,近兩年來胸腔科新進醫師更出現雪崩式下降,多家醫學中心甚至掛零、招不到人。(示意圖/photoAC)

而偏偏胸腔重症科醫師的訓練時間又是內科之冠,蘇一峰表示,首先要經過一年的一般科醫師,再經過三年的內科專科醫師,再加上兩年的胸腔專科醫師,最後再加上一年的重症專科醫師,整整要7年才能訓練出一個合格的胸腔重症科醫師,別提後面要接受更多的臨床歷練,到成熟可能都要長達5年、10年。

蘇一峰強調,如果現在趕快補上,最快也要在7至10年後才能生效,他直言「所以政府還不趕快動起來的話,未來這個缺口只會越來越大!」

胸腔內科醫師蘇一峰透露,近兩年來胸腔科新進醫師更出現雪崩式下降,多家醫學中心甚至掛零、招不到人。(示意圖/photoAC)

另外,台灣胸腔重症加護醫學會理事長陳育民先前也曾指出,「10年以後假如再發生一個重大的傳染病的時候,那我們國內胸腔科醫生就會很少,這樣幾乎就是一個國安的問題了。」

對此,健保署長石崇良也回應說到「已經討論過,請他們也回去繼續的送出更具體的版本,我們會優先來檢討這些支付的點數。」,並強調將透過「醫療服務資源耗用相對值」改善計畫,逐步調高健保給付點數;至於醫療人力問題,因涉及層面廣,衛福部也會有政策因應,讓醫師人力均衡發展。

留言衝人氣 11則留言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