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3核三延役公投進入倒數,全台焦點鎖定核電去留。然而,在彰化芳苑鄉,一場關乎台灣糧食命脈的危機正悄悄上演——大片優質農田,正在被光電板一步步吞噬。
走進芳苑東側的「農業蛋黃區」,稻田連成一片,旁邊是百年聚落。然而,部分地主因年老無力耕作,在中間人牽線下與光電業者簽下意向書,數百公頃農地即將改種「電」。青農明明願意承租種稻、種蔥、種青花椰,靠土地養活一家人,卻眼睜睜看著糧田被奪走。

「光電租金很誘人,但那是用納稅人的錢補的!」農民憤怒指出,不只電價會被抬高,糧倉一旦消失,台灣只能依賴進口米,糧食安全全線崩盤。更離譜的是,承租農民的個資還被公部門提供給業者,導致重複騷擾,鄉長林保玲告訴《民間特偵組》團隊:「這算不算洩漏個資?」
數據對比更令人震驚,清大原科院院長葉宗洸說:「—核三兩部機組一年能供應150億度電,但同場地的光電場,一年僅能發出0.8億度,不足核三發電量的1/180,還不到全國發電量的三千分之一。」如今,彰化芳苑若用600公頃農地改種光電,產電依舊有限,卻要付出糧倉消失、農民永遠離農的代價。

農民強調,他們不是反對綠電,但政策必須有規劃,應選擇不影響糧食安全的地區開發,而不是為了趕進度犧牲優良農地。鄉長林保玲強調:「一個國家政策,不該逼一個鄉走向死路,總要給我們活路!」
823核三公投,不只是能源選擇,更是糧食存亡的抉擇。
守護農地、保住糧倉,投下關鍵的一票!
更多真相請鎖定《民間特偵組》節目,按讚、分享、免費訂閱,讓更多人知道真相
《民間特偵組》節目每週三下午4:30~5:30首播直播,邀你來當陪審團!「直擊現場」單元在週末假日陸續上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