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醫療系統正面臨嚴峻挑戰,許哲綸醫師警告,醫療資源緊張、健保給付停滯,導致醫療人力與藥物流失,臨床經驗逐漸減少。他提醒民眾「未來5年,請不要生病」,並建議及早檢查與控制健康狀況,以度過醫療資源緊張時期。
新陳代謝科醫師許哲綸19日在臉書發文指出,醫療崩壞現象早在10年前就已出現,但疫情後惡化速度明顯加快。他解釋,雖然醫美與健康管理需求持續增加,但健保給付價格長期停滯甚至下降,導致依賴健保的救命醫療人力與藥物流失,形成惡性循環。年輕醫護人員不再投入臨床工作,資深人員則因負荷過重而陸續離職,使臨床經驗逐漸流失。
對於醫療系統未來發展,許哲綸提出幾種可能情境。最理想的情況是民眾提高健保支出,改善醫療環境,但他認為可能性不高。次佳方案是健保外自費醫療持續發展,讓民眾能以自費方式取得醫療服務。
另一種可能是引進廉價藥物或外籍醫護,以較低品質維持健保救命醫療。最差的情況則是醫療持續下探,可能形成國際醫療需求,只有部分民眾能出國接受較先進醫療。
面對醫療資源緊張的情況,許哲綸建議有慢性病者務必控制病情,未固定就醫者應盡早做完整健康檢查,以防患未然。在日常生活中,他呼籲民眾保持均衡飲食、規律運動、維持健康體重,並注意安全,降低意外風險。
許哲綸強調,短期內民眾應以自身健康為首要保障,靠自己維持健康比依賴健保更可靠。在醫療系統調整或改善前,民眾應提高警覺、及早檢查與控制健康狀況,以度過醫療資源緊張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