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30日上午10時在韓國釜山與美國總統川普舉行會晤,雙方會談歷時約1小時40分鐘,會談過程中並未觸及台灣議題。立法院副院長江啟臣對此表示,雖然台灣議題未成為美中貿易談判的干擾因素,但雙方未談不代表此議題不重要,特別是AIT新任主席職位至今仍懸缺,國安高層應審慎評估台美關係的變化。

江啟臣分析,此次習川會的討論重點集中在雙邊近期持續協商的經濟議題,包括對等關稅、稀土管制、農產品採購等項目。除了烏俄戰爭議題外,會談並未涉及晶片、科技、台灣、區域安全、軍事等敏感領域。他認為,這場會晤應該是對10月26日雙邊在吉隆坡貿易談判成果的再次確認,雙方在表面利益上達成妥協,但結構性問題仍未獲得解決。
江啟臣提及,美國國務卿盧比歐日前在以色列飛往卡達的專機航程中向媒體表示,美國不會為了達成與中國的貿易協定,而以放棄台灣作為交換條件。今日的川習會也證實,台灣議題確實不見得會成為干擾美中貿易談判的因素,美中雙方可以暫時忽略台灣問題,尋找相互妥協的空間。

不過江啟臣強調,雙方未談論台灣不代表此議題不重要或不存在。令人感到懷疑和擔憂的是,美國在台協會主席羅森伯格(Laura Rosenberger)離職至今,AIT竟然尚未甄補新主席。這讓人質疑台灣除了晶片產業外,其他議題如安全問題,在川普心中的重要性順位是否相對較後,華府對台灣議題的討論與認知是否已經產生變化。
江啟臣進一步指出,若華府此次可以為了國內經濟而略過台灣議題,甚至面對中共對台作為給予一定程度的容忍,那麼台灣議題在華府人士的考量及川普心中的份量究竟是什麼?國安高層應該審慎評估目前台美關係的變化及發展趨勢。
對於習川會的後續發展,江啟臣表示,雙方對下次會面訂出具體的時程規劃及模式,顯示雙邊都有意透過最高層對話,直接確認彼此的國家利益。一些談判桌上的決定,也都可能在會後立即生效,因此對於美中高層互動產生的對台影響,國安高層必須做到即時的掌握和回應。

江啟臣也提到,雖然川普對此次會談表示十二分滿意,但他下周將開始面對最高法院對對等關稅的言詞辯論。這項判決將影響川普對等關稅政策的未來走向,若川普敗訴,關稅將恢復原狀;若川普勝訴,尚未完成關稅談判的台灣,將持續受到對等關稅的影響。不論判決結果如何,甚至在判決前,我國政府仍應積極爭取有利的談判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