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新創公司Builder.ai因虛報營收和誇大AI技術實力,於2025年5月宣布破產。這家成立於2016年的公司,以擁有先進AI技術為號召,成功吸引微軟、卡達主權基金及軟銀等國際投資人,8年內募得超過新台幣134億元資金。

根據《華爾街日報》報導,Builder.ai早在2019年就被揭露其AI技術「幾乎為零」。該公司主打「讓軟體開發像點披薩一樣簡單」的AI虛擬助理「Natasha」,實際上是由印度外包工程師手動撰寫程式碼,並非真正的AI技術。
美國聯邦檢察官最新調查顯示,Builder.ai向投資人虛報的營收金額超過實際數字300%,特別是在中東地區的可疑銷售數據引起關注。公司創辦人杜加爾(Sachin Dev Duggal)於2025年2月辭職,由前亞馬遜高管拉提亞(Manpreet Ratia)接任,試圖挽救公司危機。
《金融時報》指出,Builder.ai向主要債權人Viola Credit提供虛假財報,違反契約條款。2025年5月,Viola Credit扣押公司帳戶內新台幣11.1億元,導致資金斷裂。公司僅剩新台幣1.5億元現金,無力支付員工薪資,最終聲請破產保護。
破產前,Builder.ai尚欠亞馬遜新台幣25.5億元、微軟新台幣9億元。目前公司已進入破產清算程序,成為科技業又一個因虛假AI技術而倒閉的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