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眾黨前主席柯文哲京華城案今(22)日再開庭,柯文哲、威京集團主席沈慶京、台北市議員應曉薇被借提出庭,檢辯雙方對證人前台北市都發局長林洲民進行交互詰問。

今日開庭首先由檢方詰問林洲民,林洲民證稱2014年12月至2018年12月他擔任都發局長期間,京華城案就是都發局的重要業務,他會定期報告,不是關起門來一對一,而是早上7點半晨會2、30人公開討論。檢察官提示2017年居住正義論壇柯文哲曾出席致詞,稱京華城案「只要一放手,就差100倍。」林洲民表示,京華城案市府不會故意當作不存在,京華城560%容積率與要求的120284平方公尺,換算為678%容積率,市值差距很多,任何人都知道。
林洲民說明京華城案經過,沈慶京2017年8月18日曾到都發局辦公室見他,前副市長林欽榮也在場,沈慶京的主要訴求就是保留20年前公告保障的120284平方公尺,他則告知,京華城如果到了年限走都市更新程序,可以保留原容積率,也就是球型商場既有的120284平方公尺樓地板面積,同年月22日交給市長柯文哲的備忘錄對此有清楚記載。
林洲民指出,京華城球型商場拆除的2021年,距離都更年限還有10年,就無從保留原容積率,重蓋就只能比球型商場小,走自提方案,那需要一本厚厚的事業計畫、財務計畫書,把回饋訂得非常清楚,但他從來沒看過這本計畫書,沒想到等到他離開市府,從報章看到京華城以「韌性城市」、「智慧城市」、「宜居城市」準用都更條例,他不能接受,這些只是空洞的形容詞,不是都市計畫專業用語。
林洲民加重語氣批,去年9月他被傳訊,檢方給他看他離開市府後的十幾份都發局公文,他看到都發局各科室科長、法務、多位委員都說「不可以」,如果他還在任,要以「韌性城市」、「智慧城市」、「宜居城市」換取容積獎勵,「絕對不可能!」
接著輪到柯文哲委任律師鄭深元詰問,他指出,容積率獎勵是否還可以透過土管條例、細部計畫的法源獲得?林洲民承認:「法源可用」,但他不知道在他沒看過的京華城提案中有沒有用,「論文不是只有abstract(大綱)就能拿到學位,還要審查全文」,他只看到都發局公文上各科室、委員皆曰不可,以及三個「杜撰、荒謬」的形容詞,「中華民國都市計畫史永遠不會接受!希望我有生之年不要再看到這三個形容詞!」否則以後全台都可以來申請用這三個形容詞取得容積獎勵。
林洲民、鄭深元接續激烈交鋒,林洲民提及前都委會執行秘書邵琇珮,讚她是「比優秀更優秀」的公務員,感覺確實有「難言之隱、受到委屈了」。鄭深元則提及大巨蛋案的都審程序,林洲民勃然大怒:「你要講大巨蛋案我給你3個小時!我已經出了兩本書講大巨蛋案!你現在提到大巨蛋是很惡劣的!」沈慶京委任律師徐履冰急忙表示:「證人有明顯敵意,請審判長處理。」鄭深元結束詰問後,接著由應曉薇律師團詰問,開庭進行到中午12點半休庭,下午2點續行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