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得癌沒胃口?腫瘤科專科醫師親授重要營養品與補充方式!

分享:
0:00
volume_up

文/問8健康新聞網【作者/吳教恩醫師】

在抗癌的路上,病人除了要與癌細胞奮戰外,更可能會面對治療帶來的諸多副作用,因此在療程前後補充營養,不只加強癌症治療的效果,更可以輔助病人在漫長的療程中補充體力。

在抗癌的路上,病人除了要與癌細胞奮戰外,更可能會面對治療帶來的諸多副作用。(示意圖/photoAC)

一、胺基酸對人體的意義

胺基酸的介紹

胺基酸是合成蛋白質的必要物質,而蛋白質又是構成生物體的重要元件。可以把人體想成一幢房屋,而蛋白質是房屋的牆與樑,而胺基酸則是建材。

蛋白質幾乎參與了身體各個組織的組成,如:皮膚、神經、肌肉、肝、膽、胰、脾以及各式各樣的組織器官都需要蛋白質組成。不只人們肉眼可見的巨觀世界,小至細胞層級內的酵素、訊息傳遞分子都是蛋白質分子。總結來說,人的生理功能,包含代謝、生長、排泄、分泌等都與蛋白質息息相關。

人們多以為構成蛋白質的胺基酸需要成千上萬種,以應付多元的蛋白質結構,但其實人體內所需的胺基酸僅需要二十種。原因很簡單,因為蛋白質是由胺基酸這些小分子透過共價鍵連結的大分子,而蛋白質的多樣性來自於胺基酸的排列組合,包含了組成胺基酸之種類、多寡、順序。總結來說,人體是由各器官構成;器官又是由組織組成;而組織的多樣性則是來自於功能多樣的蛋白質大分子,而這些蛋白質由這二十種胺基酸分子排列組合而成。

選擇胺基酸的補充時,民眾耳熟能詳的可能是「必需胺基酸」以及「非必需胺基酸」,這樣的分類來自前者需要由食物攝入,而後者則可由人體自行合成。除此之外,也有介於兩者之間的「條件式必需胺基酸」,而這就是今天的主題了。「條件式必需胺基酸」或稱為「半必需胺基酸」,這並非新穎的營養學名詞,而是指稱一些胺基酸平時可由人體自行製造,然而在大量發炎、發炎後修補、生長過程中可能會「供過於求」的胺基酸種類。像是在2013年就有回顧性論文討論有關這類型胺基酸,如:麩醯胺酸(Glutamine, Gln)、精胺酸(Arginine, Arg)在特定代謝條件缺乏的問題。這些特定代謝條件(metabolic state)可能包含正常生理,如:懷孕的過程、兒童青少年生長發育的過程;也可能包含疾病的狀態下,如:癌症、化學治療後的病人也時常會缺乏一些特定的胺基酸[1]。另外在2020刊登在《當代營養學發展Current Developments in Nutrition》期刊中的一篇隨機分配試驗發現青少年在生長過程中若是額外補充精胺酸,可以增加「生長激素」的分泌,幫助生長[2]。營養學界知名期刊《營養學Nutrients》在2020的一篇回顧性論文指出,補充麩醯胺酸不僅僅是為了「一般營養」補充,更可以有效地降低不管是化療、放療造成的黏膜炎(Mucositis),以及各式發炎副作用,主要是因為適當的補充可以幫助發炎後的修復[3]。

二、接受化療的患者特別需要的胺基酸

化學治療的種類有很多,但核心概念在於針對癌細胞複製、分裂速度快速的特性,進行抑制、毒殺。然而身體有些正常細胞與生俱來有著分裂快速的特性,如毛囊細胞、口腔黏膜細胞、消化道黏膜細胞等,而化學治療中無法專一性地針對癌細胞做攻擊,因此也就造就了許多惱人的副作用,像是:落髮、口腔潰瘍、消化道症狀等。

在《營養學Nutrients》在2020回顧性論文也提出了相關的機制,原理是這些「條件式必需胺基酸」在黏膜的修復過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3]。正常生理下,人體自行合成的量可以供給生理所需要的基本產量。但是一旦遇上像是化療後的黏膜破損這樣的劇烈變化時,身體需要大量的麩醯胺酸進行修復,但自行合成的量卻供應不及,黏膜破損無法修補,造成持續的發炎、疼痛,也使病人生活品質下降。因此在化療的病人可以適時補充精胺酸、麩醯胺酸等幫助恢復。

化學治療中無法專一性地針對癌細胞做攻擊,因此也就造就了許多惱人的副作用,像是:落髮、口腔潰瘍、消化道症狀等。

(示意圖/photoAC)

三、如何補充營養素

雖然學理上複雜,然而補充營養素的方法卻相對簡單許多。一般來說,口服劑型即可以補充需要的胺基酸。各大藥局基本上都有販售各種品牌的胺基酸營養補充品,民眾購買時針對需要,確認營養補充品中是否含有麩醯胺酸及精胺酸即可。而品牌之間的差異性不大,因此民眾在選擇上以適口性佳、方便吸收為主要考量即可。

有些民眾會認為以食物攝取這些胺基酸即可,但是食補的濃度通常都太低,同時化療病人可能因腸胃道容易受到刺激,或是吸收不易、食慾不振等化療常見副作用,讓補充效果大打折扣。另針對因癌症本身或是治療的副作用,導致無法自行進食的病患,可以與醫師討論,由醫院以針劑方式補充。

除了補充「條件式必需胺基酸」外,在化療後的患者因為身體處於發炎的狀態,也可以食用魚油,因其富含多元不飽和脂肪酸,其中的EPA以及DHA在營養學界也被廣泛研究認為其有抗發炎的效果[4,5]。最後更鼓勵病人多攝取多元的食物,補充營養,家屬也可以準備較好消化的食物,幫助病人的綜合營養補充。

因癌症本身或是治療的副作用,導致無法自行進食的病患,可以與醫師討論,由醫院以針劑方式補充。

(示意圖/photoAC)

四、結語:何時使用

不只化學治療容易引起全身性的發炎反應,腫瘤也會刺激免疫細胞、產生大量的細胞激素,引發發炎反應。人體處在發炎的狀態下,傾向分解體內的蛋白質、脂肪。病人會因為疼痛、心情沮喪、化療副作用之間的交互影響下使吸收變差、攝入的熱量下降,最後產生惡病質(Cachexia),增加感染、甚至死亡的風險。

因此早期預防惡病質的重要性,絕對不遜於臨床治療癌症。首要之務是補充適當的營養,同時也需避免身體長期發炎的狀況。像是本文著重的條件式必需胺基酸就是可以輔助治療的營養品之一。而補充的時機應儘早開始,在化療的療程開始之前,即可以開始補充,以降低化療後全身性發炎反應的副作用。

病患可能擔心補充營養,會刺激腫瘤體積的增大,這並不需要焦慮,因為有了充足的營養,體內的免疫細胞才能抵禦癌細胞以及外來感染源的入侵。

在抗癌的路上,病人除了要與癌細胞奮戰外,更可能會面對治療帶來的諸多副作用,因此在療程前後補充營養,不只加強癌症治療的效果,更可以輔助病人在漫長的療程中補充體力。

留言衝人氣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