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CTWANT
「小黑蚊」台灣鋏蠓蔓延全台,吸人血繁殖,除18℃以下無吸血活動,其他日間時段均可能有吸血行為發生。長期研究台灣鋏蠓的中興大學昆蟲系教授杜武俊指出,小黑蚊不吸血就無法繁殖,因此做好個人保護工作,避免被叮咬,阻斷其繁殖的血源才是根本防治之道。
小黑蚊學名「台灣鋏蠓」,但牠其實不是蚊子,大小約1.4mm。陳錦生說,小黑蚊體型約僅「1粒芝麻」而已。
(圖/陳錦生提供)
杜武俊表示,台灣鋏蠓為一種小型的本土吸血性昆蟲,俗稱「小黑蚊」,屬雙翅目、蠓科、鋏蠓屬昆蟲。1913年由日本昆蟲學家Tokuichi Shiraki在台灣中部發現命名。早年為台灣村落普遍發生物種(好發於山腳區),近年來全台各地猖獗危害。
他說,因俗稱「小黑蚊」,才讓許多民眾誤將蚊子與台灣鋏蠓混為一談。原本僅在農村活動的台灣鋏蠓,隨交通頻繁來往,逐步蔓延全台,其吸血騷擾特性,影響人類生活品質,也影響地方觀光產業發展。
杜武俊也指出,台灣鋏蠓因無明顯寄主搜尋行為,導致活動範圍不大,危害亦侷限於小區域。目前密度調查僅能以人體誘集法進行,像是掃網、燈光、色版、氣味等方法,都無法順利捕捉蟲體。
他表示,根據研究,雌性台灣鋏蠓吸人血後進行繁殖,幼蟲主要孳生在潮溼土壤表面,過去有人認為去除青苔就可防治,但後來發現幼蟲竟在沒有青苔的環境下也能成長,成蟲則隱匿於地表裂隙、落葉、枯枝下方,防治困難。
杜武俊強調,台灣鋏蠓雖嗜吸人血,但不會傳染疾病,若避開其危害的地方,個人穿著長袖衣褲、鞋襪,或使用含敵避(DEET)、派卡瑞丁(Picaridin)等有效成分的防蚊產品,落實個人防護,除可避免被叮得發癢難耐,還能阻斷小黑蚊繁殖。
更多【CTWANT】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