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談判在瑞士日內瓦舉行的經貿高層會談結束後,大陸官媒《新華社》隨即在11日深夜發表清華大學副院長董煜的署名文章,指出美國須珍惜中方沒有關上談判大門的善意,並強調這樣的善意和耐心是有限度的。

《新華社》5月11日刊發清華大學中國發展規劃研究院常務副院長董煜的署名文章,題為「從宏觀調控看中國經濟基本面」。
一開始文章指出,美國近期針對他國蠻橫壓榨、惡意詆毀的言論和行為,超出了絕大多數人的想像。當他們理屈詞窮時,往往會祭出「中國經濟崩潰論」,這一次更是不顧基本邏輯張口就來,好像這樣就真的贏了。「中國經濟到底怎麼樣,不是靠誰嘴皮子耍寶說了算的,科學的態度是認真分析、比較、研判,用事實說話,把結論交給全世界進行公允的評價。」
董煜這篇文章從經濟增長、增加就業、物價穩定,以及國際收支平衡4大層面,指出即使在美國關稅施壓下,大陸經濟基本面仍優於美國。
文中指出,就經濟增長來看,一季度GDP同比增長5.4%,五一假期各項消費資料表現亮眼;從就業看,一季度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平均值為5.3%,形勢總體穩定;從物價看,1-4月居民消費價格較上年同期下降0.1%,4月環比實現由降轉漲,核心CPI漲幅穩定;從國際收支看,1-4月貨物貿易進出口同比增長2.4%,4月末外匯儲備規模環比升幅1.27%,外匯市場運行總體平穩。

文章說,美國一季度GDP環比按年率計算萎縮0.3%,企業4月份招聘速度放緩至九個月來的最低水準,通膨風險始終高懸,貿易逆差不減反增。文章認為,「美國這時候真正需要的,是珍惜中方的善意」。
文章稱,美國股市近期的變化,並不能說明信心在恢復,恰恰是因為國際資本看到,中國大陸沒有放棄善意、沒有關上談判大門。
董煜進一步指出,「這種善意和耐心是有限度的,絕不適用那些持續毫無底線的壓迫訛詐和出爾反爾」,並強調「美國現在真正需要的,是珍惜中方的善意,展現自己的誠意,帶著真誠的態度坐下來好好談,而不是把希望寄託在不可能發生的『中國經濟崩潰論』上」。
由美國財長貝森特和貿易代表格里爾率領的美方官員,5月10日與大陸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領導的中方代表團,在瑞士常駐聯合國大使官邸舉行了約8小時的會談,11日早上繼續第二天的磋商。這也是關稅戰爆發以來的首場中美貿易談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