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崐萁列算式揭穿20+N%疊加關稅:比日韓對手高出10-14百分點

分享:

美國對等關稅在7日正式生效,國人都以為稅率是最新公布的20%,但政院經貿辦昨(8)日證實,是疊加原有稅率再加上對等關稅稅率,嚴重衝擊傳統產業,立委傅崐萁發聲。

國民黨立院黨團總召傅崐萁。(圖/翻攝傅崐萁臉書)
國民黨立院黨團總召傅崐萁。(圖/翻攝傅崐萁臉書)

傅崐萁臉書9日發文:「《水火疊加 命懸一線的台灣產業》台灣的出口商今天面臨的是一場『雙重夾擊』—高關稅與新台幣升值。自4月以來,台幣兌美元已經升值約10%,若以美元報價,廠商實收台幣立刻少一成;若以台幣報價,美國客戶看到的價格更高。這樣的情況下,任何額外的關稅壓力,都是直接削掉我們的競爭力。」

傅崐萁指出:「更嚴重的是,我們的主要競爭對手—日本、韓國與歐盟—早就用自由貿易協定(FTA)將美國基礎稅率降到零,即使美方對它們課15%的『對等關稅』,總稅負仍維持在15%。反觀台灣,沒有FTA,只能依WTO最惠國稅率(MFN)加上暫定20%的對等關稅,出口美國的總稅率動輒26%到29%,比對手高出10到14個百分點,等於在國際市場起跑時,被迫落後十幾公尺。在這種情況下,『疊加關稅』還是『天花板關稅』的差別,就成了生死攸關的問題。」

關稅示意圖。(圖/報系資料照)
關稅示意圖。(圖/報系資料照)

傅崐萁說明:「疊加制:總稅率= 4.7%(MFN)+ 20% = 24.7%(經濟部現行示例)。天花板制:總稅率= max(現行稅率, 15%)→15%(日本談判結果)。兩者相差 9.7 個百分點,對毛利、接單與美國終端售價的影響巨大。反觀日本早就行動了。政府第一時間派人飛往華盛頓,直接要求美方澄清,確認15%是天花板稅率,並拿到美國的調整與道歉。台灣呢?到現在,行政院與經貿談判辦公室仍未明確告訴全民答案,只是讓企業在說明會上看到『疊加』的計算示例,卻沒有交代談判進度與交換條件。」

傅崐萁質疑:「我們投資美國多少?開放了哪些市場?換回來的利益是什麼?尤其在台積電已將對美投資擴大到1650億美元、創下美國史上最大外資投資案的此刻,我們更有權知道—這麼大的付出,究竟能不能換來公平的貿易條件?《紐約時報》報導指出,台灣的20%暫時性關稅讓產業處於劣勢。本週經濟部舉辦的『美國對等關稅線上說明會』吸引超過3000家企業報名,顯示業界對此事的焦慮與急迫。」

總統賴清德。(圖/中天新聞)
總統賴清德。(圖/中天新聞)

傅崐萁呼籲:「賴清德總統與卓榮泰院長必須立即召開記者會,說清楚台灣到底是疊加關稅還是天花板關稅,並立刻派員赴華盛頓確認與爭取天花板待遇,同時將交易條件與談判過程向國會與全民公開。國運之爭,往往不在戰場,而在談判桌前。今日之關稅,如城門失火,殃及池魚;若不即刻澄清、及時奪回,我輩將親見台灣產業寸寸退讓於人。願執政者銘記,歷史從不寬恕在大勢前退縮的人。」

傅崐萁喊話:「即刻訴求(以產業生存為最高原則):1、立即召開記者會:賴清德總統與卓榮泰院長必須公開說明美方對台適用的實際計算公式,明確回應—台灣是『疊加』還是『天花板』。同時公布談判脈絡、評估模型與受影響企業清單。2、立刻指示談判團隊:比照日本作法,當面確認並爭取與歐盟、日本一致的『天花板』處理,並要求追溯退稅機制,避免企業蒙受非戰之損。3、持續談判但資訊透明:我方可採與日、韓、歐同等之標準作法為底線,任何以投資換關稅的『交易條件』,應先讓國會掌握、接受監督,避免社會對成本—效益產生疑慮。」

留言衝人氣 19則留言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