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國際藥價逐漸出現聯動趨勢,台灣的自費藥品市場恐將面臨更大壓力。近期英國熱門減重藥物「猛健樂」(Mounjaro,tirzepatide)的價格調高,並與美國市場價格看齊,引起外界關注。

這波調價恰巧落在英國政府推動全民減重政策的敏感時機,對當地公共衛生造成衝擊,而背後涉及的其實是全球藥廠的市場策略。姜冠宇醫師指出,藥廠在制定藥價時會考慮全球「平衡定價」,避免某國價格偏低導致跨國購藥潮,進而影響高價市場的獲利。
像美國這樣的高價市場往往具有優先供應權,其他國家的供應量就可能遭到壓縮。姜冠宇醫師指出,美國實施新一波關稅政策後,藥廠產能被大幅拉往美國,其他地區只能被動接受價格與供應調整。
雖然目前像猛健樂這類藥品在台灣仍屬高價且供應有限的自費市場產品,但未來不排除會有更多藥廠與新藥跟進漲價趨勢。姜冠宇醫師提醒,這將直接影響台灣民眾的醫療支出,尤其是仰賴自費藥品的患者,壓力將會加劇。

針對自費醫療的因應策略,姜冠宇認為,近年台灣已有民間業者推出「自費醫療投保」的商業保險服務。在世貿高齡醫療照護展中,就有業者展示可補足健保不足的投保方案。他認為,這類商業保險的出現,是因應國際藥價波動與自費醫療支出上升的市場反應。
此外,台灣社會也曾討論過是否建立「第二層民間健保」,讓保險公司與政府共同承擔醫療給付責任。但由於社會保險與商業保險在公平性與本質上存在差異,因此這項議題至今未有定論。

姜冠宇醫師強調,民眾應盡早正視自費醫療支出上升的風險,及早思考是否要投保以因應未來變局。他也提醒,國際藥價飆升將限縮健保談判空間,政府將需重新審視如何投資與扶植本土或國際藥廠,才能維持醫療體系的永續與穩定。
至於全民健保的整體制度問題,姜冠宇醫師表示,可預期的是,無論是健保制度的資源分配,或是自費醫療市場的發展,在藥價攀升的大環境下,台灣都將面臨更複雜的挑戰。(CTWANT)
文章授權轉載自《CTWANT》英國減肥針調價效應擴散 專業醫:台灣自費藥市場難逃全球牽動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