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東戰場持續激烈交火之際,俄軍近期頻繁運用無人機進行偵查,再結合火箭炮對烏軍陣地實施「面狀打擊」,退將張延廷表示,烏克蘭在兵源與防禦工事上的劣勢,恐讓戰線再度出現鬆動。

張延廷在中天節目《全球大視野》表示,俄軍打法已較早期有明顯改變,不再盲目轟炸,而是藉助無人機進行目標鎖定後再進行精準攻擊,「俄羅斯現在的做法就是先派無人機上空看,烏克蘭軍隊在什麼地方,然後用冰雹火箭炮(喀秋莎改良型)對整個面積打擊。打完後再用無人機看殘存,發現還有就再補打。」
張延廷說,由於火箭炮屬於大面積覆蓋性武器,即便烏軍躲在壕溝中,也難以完全避免傷亡,「除非是有蓋的堅固工事,不然被看到有鐵皮蓋一樣會被打穿,躲在戰壕裡也沒用。」
張延廷指出,烏軍長期損耗已對社會造成深遠衝擊,「好多影片都看到,各個村鎮都有戰死的年輕人回鄉安葬。兵員補充不易,這樣打下去是在耗烏克蘭的國力。」他也對烏克蘭領導層的戰略提出質疑,「你沒有籌碼,還要打不行。你這樣下去,不是在幫烏克蘭,是在害烏克蘭。你把年輕人一代打光了,將來戰後重建更困難。」